來源:國家安全部
2024-04-11
3月19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國家安全學”作為新增專業正式納入本科專業目錄,并列入相關高校2024年本科招生計劃,于今年開始招生。這是繼2020年12月國家正式設立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學科代碼1402)以來,持續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又一重大舉措,為加強國家安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答時代之問 應時代之需 |
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內外部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挑戰相互疊加。伴隨著國家安全內涵外延、時空領域、內外因素發生深刻變化,國家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全球視野、全局觀念、戰略思維、政治意識、能力擔當的國家安全專業人才。國家安全學的設立具有鮮明的時代屬性,既是中國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智力支撐,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重要保障,更肩負著統籌發展和安全、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的歷史使命。
2015年7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公布施行,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以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
2018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設立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嚴格落實“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法定要求。
2020年1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聯合下發《關于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通知》,正式設立了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并于2021年10月批準首批國家安全學博碩士學位授權點高校,標志著“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正式進入制度化、規范化新階段。
創理論之新 育強國之才 |
——發展國家安全學,構筑國家安全復合型人才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當前,國家安全學各層次人才培養正在有序推進。全國有關高校加緊協同合作,把握學科建設的政治性,培養對黨忠誠、服務國家的政治人才;把握學科建設的全局性和時代性,培養精干內行,胸懷天下的創新人才;把握學科建設的緊迫性和特殊性,培養思想先行、知識先行的高層次人才。
——發展國家安全學,構筑國家安全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學科是人才之柱,理論是實踐之基。國家安全學是綜合運用多學科理論、知識和方法,系統研究國家長治久安和可持續發展規律、提高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水平的交叉學科。國家安全學從總體上重點關注影響國家安全的因素、危害國家安全的因素以及國家安全保障問題等方面的基本現象,揭示國家安全及其相關方面的本質和規律,是具有較強實踐性的新興學科,是最終服務于國家安全現實的綜合性政治學科、交叉學科。
——發展國家安全學,構筑新時代中國特色安全知識體系。國家安全學作為交叉學科,集人文社會、自然學科之所長,立足國家,放眼全球,既關注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又涉及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等各類安全領域,聚焦大國博弈、地區沖突、恐怖主義、網絡安全、環境安全等重大問題,積極探索我國國家安全學理論建設路徑,促進各類知識交叉融合,逐步建構起新時代中國特色國家安全知識體系,為我國國家安全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發展國家安全學,構筑多元完善的國家安全學術體系。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國家安全學是呼應新時代發展的重大理論創新,發展國家安全學既是服務國家安全的戰略需要,更是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實踐。建設國家安全學有助于更好研究和應對新形勢下交叉重疊、形勢多變、發展迅速的國家安全局勢;有助于探索構建兼具特色性、應用性、實用性的國家安全學自主知識體系;有助于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國家安全學術研究體系,強化國家安全“高精尖”人才基礎,提高國家安全能力建設水平。
固實踐之基 聚前行之力 |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國家安全學的設立和發展既是呼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重大創新,也是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服務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一環,在構筑國家安全牢固防線、維護意識形態安全中發揮著基礎性和關鍵性作用。
近年來,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蒸蒸日上、日臻成熟。學位點布局與人才培養體系初步確立,學術共同體和學術成果產出勢頭良好,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反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取得可喜成就。在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10周年之際,國家安全學正式納入本科專業目錄,對于更好服務國家安全戰略需求,開啟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新征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國家安全機關將持續推動包括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建設在內的國家安全重大理論與實踐創新,努力構建覆蓋面更廣的國家安全宣傳教育體系,不斷提升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磅礴力量。
[責任編輯:付三英]
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