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鬼子,啥法子都用過。戰場上就是你死我活,怕就輸了。”接受周口晚報記者采訪的是91歲項城籍抗戰老兵王建義,年輕的時候他是一名熱血報國的軍人。王建義回憶,讓他感到最痛快的一次是在夜半時刻,他和幾個戰友埋伏在山上的桃林,逮住掉隊的日本兵就是一悶棍,“用腳踢,用棍打,鬼子死了槍就歸咱了”。痛擊日軍的喜悅、失去戰友的悲傷……聽著王建義老人的講述,猶如我們親歷戰爭一般。……[詳細]
回憶起當年在抗日青年隊的日子,“生活還是比較艱苦的。”常振清說,在山西境內,抗日青年隊在山里駐扎,住的是窯洞,一個班十幾個學員住一個窯洞。山西冬天比河南冷得多,晚上窯洞不燒炕,學員根本受不了。連隊每天都安排學員到附近撿柴火,但要求不能離開駐地很遠,因為每天晚上大家都能聽到附近有狼的嚎叫聲。常振清表示,當時抗日青年隊的生活很苦,不過大家都是來自困難家庭的孩子,有口飯吃就覺得很不錯。……[詳細]
從飽讀詩書的學子到軍人的轉變,李學海承受著國恨家仇的巨大悲痛——正是那場慘絕人寰的侵華戰爭,讓他失去了他敬愛的父親,從此過著風雨飄零的生活。他雖然奮戰在戰爭的后方,卻耳聞目睹了日軍的兇殘無道,立志上戰場奮勇殺敵。抗戰勝利時,他有幸在鄭州接收日軍裝備,見證了日軍投降的歷史性一刻。……[詳細]
“現在,黨的十九大正在召開,我每天都堅持看關于十九大的新聞,看到這五年國家的變化,受到很大的鼓舞,現在的人生活得那么好,我也很高興……”采訪當日,朱永新欣喜地說。……[詳細]
李萬順老人至今還記得當時的軍歌,他唱起來時依然鏗鏘有力:“有民爾后有國,養兵所以保民,兵民原屬一體,理宜相愛相親。秋毫無犯,賢哉岳軍。切戒滋擾,仗勢凌人!切戒滋擾,仗勢凌人!”……[詳細]
陳守軍,1928年出生在西華縣皮營鄉,父母早逝,他跟隨舅舅一起生活,13歲參軍。抗日戰爭期間,他隨部隊在西華縣、太康縣、淮陽縣等地與侵華日軍進行殊死搏斗。部隊轉戰山東戰場后,他受傷回到老家,一直在皮營鄉樓陳村生活至今。……[詳細]
李雙成老人說,他們這群人當時被稱為“娃娃兵”,年齡最小的只有8歲,大一點兒的和他年齡差不多,十三四歲左右,“我們那個時候還沒有槍高,部隊不發給我們槍。但是我們知道,等我們長大了,是要上戰場打日本人的”。……[詳細]
老兵檔案 趙文生,1922年出生,祖籍山東。抗日戰爭時期,他在山東境內與日軍作戰,并從事情報搜集、對敵偵察工作。后來,他隨部隊轉移到周口,曾任周口市公安局局長。……[詳細]
袁義英,1930年10月出生在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現居住在西華縣紅花集鎮龍池頭村。1938年隨父親來到部隊,父親犧牲后她被組織安排在后方醫院當護士,1950年隨丈夫落戶在西華縣龍池頭村。……[詳細]
“我們的部隊要到東北接受日軍投降,國民黨的部隊有飛機、輪船、汽車,我們只有兩條腿,但我們一天一夜能走200公里。”王群老人回憶,“一天,部隊通知我們集合,點到名字的進入東北,沒有點到名字的留下。” 王群是留下來的一批人,他被安排到濱北中學學習,沒能親眼見證日軍投降。至今,這件事仍是老人心中的遺憾。……[詳細]
張同華,1926年出生在商水縣,抗日戰爭期間跟隨部隊輾轉在山東境內,參加過多次戰斗,曾在棗莊抱犢崮山區駐守,并與日軍進行過數次遭遇戰。1953年從重慶退伍,返回商水縣從事基層工作,直至退休。……[詳細]
陳玉培,1923年出生在河北省威縣李家店村。1943年,他和哥哥陳玉峰一起參加了八路軍,被編入魯中軍區第10團2營4連。參軍不久,他的母親被日軍活埋。陳玉培懷著對日寇的刻骨仇恨,多次參加對日作戰。1960年,他因工作變動來到西華縣,1983年在西華縣城關鎮醫院離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