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貧困鄉“撈”出致富路
●新華社記者 李文哲
“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紅薯是農家的重要食材,在我國北方農村,吃不完的制成淀粉,蒸饅頭、撈粉條。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家特色食品走向城市餐桌,紅薯粉條搖身變“金條”。
記者日前在河南省輝縣市的省級貧困鄉張村鄉采訪時了解到,全鄉目前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78戶1067人。這里丘陵居多,十年九旱,但土質卻是特有的石灰巖紅粘土,非常適宜紅薯生長。如何帶領老百姓脫貧致富?張村鄉鄉長趙愛民說,發展粉條經濟。
趙愛民說,鄉里紅薯平均畝產能達到5000斤,5000斤的紅薯能產1000斤的淀粉,撈制成粉條900斤,按照每斤10塊錢的市場價,一畝地的毛利潤能達到9000塊錢。刨去化肥、農藥等成本,農戶每畝地年凈收入能達到5000塊錢。
“前年冬天,我發現鄉親們手工制作的紅薯粉條難銷售,便在同學微信群里一吆喝,大家一起眾籌,按每斤8塊錢的價格收了紅薯粉條2萬余斤,包裝后通過淘寶電商等渠道銷售,除去包裝費等成本,大家還額外賺了4萬多塊錢。”張村鄉尚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王孝義說。
80后王孝義2013年底返鄉創業。正是這樣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萌發了建立合作社,發展紅薯產業,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想法。
目前,張村鄉正在積極探索“合作社+農戶”模式,由合作社引導農戶大面積種植紅薯,優先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為社員,并與他們簽訂勞動合同。按照協議規定,合作社不僅要對農戶提供統一供苗、統一技術指導等服務,還要負責拓寬紅薯粉條銷路,解決銷售難的問題。
張村鄉村民劉廣思2015年因病致貧。“我現在的身體雖然不能干了,但把地交給合作社,有合作社來幫助我致富,等我以后的身體恢復了,再多種些紅薯做紅薯粉條,確實是條好門路。”
近日,極具鄉土風情的“第二屆中國·太行紅薯粉條文化節”在張村鄉舉行。揉面、拍瓢、漏粉、出鍋、清洗……傳統純手工紅薯粉條加工技藝亮相鄉廣場,也豐富和提高了人們的文化多樣性體驗。
“除了紅薯粉條現代化生產線,合作社還引進了全自動酸辣粉生產線進行深加工,發展產業鏈。”王孝義說,隨著合作社生產車間投入使用,以后農戶撈制手工粉條也要到封閉車間里進行,保證手工制作食品的衛生安全。
趙愛民表示,下一步,政府主要發揮引導作用,借助市場化運作手段,以定銷農業的模式,由合作社走向市場去簽訂單,再決定全鄉紅薯的種植面積。
除了紅薯粉條,小米、香菇、柿子等太行山特色農副產品也將成為張村鄉的名片,一條適合張村發展的脫貧攻堅致富路正在形成。
(據新華社鄭州1月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