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共川匯區委書記劉德君
□記者 韓志剛 通訊員 王喜來
“2022年是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的開局之年。川匯區將深入貫徹市委五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扣‘十大戰略’三年行動和中心城區‘起高峰’五大行動,圍繞‘一區四高五個川匯’總體目標,接續奮斗、實干篤行,全面開創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昨日,川匯區委書記劉德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中心城區主城區,川匯區將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拼勁斗志,樹立先行意識,扛起使命擔當,加快建設實力川匯、創新川匯、平安川匯、品質川匯、美麗川匯,努力實現全方位出彩崛起,為周口高質量跨越發展貢獻川匯力量,展現川匯擔當。
以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為目標,加快建設“實力川匯”。對標國家高新區標準,做好國土空間規劃調整、開發區擴區調規,優化產業空間,扎實推進高新區“管委會+公司”改革、“三化三制”改革,統籌推進閑置低效用地清理。圍繞智能終端和新型建材兩大主導產業招大引強,力爭“十四五”末培育成“雙五百億”產業集群。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方向,加大數字化車間培育力度,全面推進規上企業上云,力爭年底實現規上企業、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技改全覆蓋。同時,發展城市經濟,依托昌建廣場片區綜合開發項目、一峰夢想城城市綜合體等,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夜間經濟等新業態。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周口源·關帝廟文化旅游區項目、沙潁生態谷·孫咀文創旅游區項目、森林野生動物園二期項目。發展近郊經濟,沿沙潁河生態經濟帶、賈魯河生態帶,將處于城市開發邊界之外的19個行政村,連線成片建成田園綜合體,實現三產有機融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
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目標,加快建設“創新川匯”。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常態化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落實“標準地+承諾制”等改革措施,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繪制“四張圖譜”,組建長三角、大亞灣、京津冀三個招商小分隊,高質量開展招商活動。做優創業創新平臺,加快川匯區數字產業園組裝發展步伐,對川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和市場化改革,推進建設周口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中心二期工程。大力實施創新型企業樹標引領行動,力爭年底培育引進3家掌握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新增市級以上研發機構12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到100%。
以爭創全國基層社會治理示范區為目標,加快建設“平安川匯”。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進一步完善智慧應急指揮系統,充分用好“周口通”“愛川匯”平臺,落實“五圖五長五群”防控措施,加強疫情防控六種能力建設。扎實推進“三零”單位(村、社區)創建,扎實開展“六防六促”專項行動,確保年底全區符合“三零”創建標準的村(社區)達到70%以上,企事業單位達80%以上。穩妥化解其他領域風險,確保各類風險平穩可控。深化探索城區基層治理新路徑,建設川匯區社會治理智慧指揮中心,積極爭創全國基層社會治理示范區。
以便民服務體系建設為目標,加快建設“品質川匯”。按照中心城區“起高峰”五大行動,持續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提高群眾生活品質。持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兜住兜牢民生底線。辦好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扎實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完成漢陽路學校、六一路小學等8所學校的續建和擴建任務,新建和改擴建2所幼兒園,更好解決大班額、大校額問題。加快推進市人民醫院改擴建、川匯區中醫院門診綜合樓項目建設,推動川匯區婦幼保健中心遷建,新建特色專科醫院,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平衡問題。推進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街頭游園、“小精特”游園等項目建設,打造15分鐘生活圈。
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目標,加快建設“美麗川匯”。持續完善城市路網,推進川匯大道東延與嵩山路連接工程,打通神農路、銀珠路斷頭路,啟動中州大道北延工程。加快空白區排水設施建設,開工建設河西污水處理廠,新建銀珠大道雨污管道和周西路雨水提升泵站,提升改造東風提排站,新建改造建西片區、荷花、西大坑、孫猴廟等4座雨水泵站,建設安全韌性城市。實施城區危房改造,推進“三區一村”(老舊小區、老舊廠區、老舊街區、城中村)改造,保護性改造沙南老街片區,打造省級歷史文化保護街區。盡快完成在建安置房建設。推進沙潁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加快完成8.8公里堤頂路建設,沿線修建觀景臺、驛站等,打造沿河兩岸景觀長廊。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治理“六亂”、開展“六清”。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展綠色低碳行動示范創建活動,守護好藍天、碧水、凈土。
“藍圖已繪就,關鍵在落實。”劉德君說,川匯區將聚焦發展目標,按照“3+2+14+N”工作法,把3個指揮部、2個領導組、14個工作專班的重點工作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的具體任務,量化分解、責任到人,周交辦、周研判、月講評,記好工作實錄臺賬,注重日常監督管理,納入年度綜合考評,強化考核結果運用,以剛性約束推動各級責任落到實處,確保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