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灝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雙胞胎女兒已經讀大三了。回想起她們成長的點點滴滴,別有一番滋味。
她倆小學階段及以前,因我在部隊工作,陪伴她們的時間不多,一個月也就見上一兩次面。工作繁忙、執行任務時,一兩個月見不上面都屬正常,更多的是通過電話來“陪伴”。那時家里和部隊宿舍都安裝了固定電話,電話鈴一響,她倆就會爭先恐后地接聽。因為是雙胞胎,她倆外貌及聲音都很相近,以至于每次與她們接打電話,我都要問一下是老大還是老二,有時她倆也會搞惡作劇,故意把自己說成另外一個,或者接打過程中悄悄互換。現在想來,這也是一種難得的人生樂趣。
記得是2006年吧,那時她倆才5歲。一天早上,我的手機突然響起,一看是家里的電話號碼,還以為家里有什么事兒。一接聽,老大哭訴著說媽媽只送妹妹去幼兒園,把她丟在了家里。問起原因,她才說是自己起床洗漱慢了,媽媽一氣之下便只送妹妹去幼兒園。趁著這個機會,我一邊安慰引導她,一邊教育提醒她,今后無論做什么都不要拖沓,要注意養成良好習慣。好在幼兒園就在小區內,來回路途不遠,媽媽送完老二回家后,看到老大主動道歉并承認錯誤,又把她送到了幼兒園。有了這次經歷,老大的習慣養成有了很大改觀。
“潤物細無聲”。我深知家庭教育不是單向教育,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孩子日常習慣的養成、人生觀世界觀的樹立,都離不開家庭教育。作為父親,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極大。因我的職業特點,在她倆的童年記憶里,我經常穿著軍裝,回到家也是軍容嚴整。那時候,她倆一旦發現我帽子沒帶正、風紀扣沒扣或軍銜領花沒綴好,就會立馬指出糾正。平時我也有意無意帶她們參加一些活動,借機教育引導她倆見人打招呼、懂禮貌……因個人習慣,我平時愛逛書店并購買一些書,家里也存放了不少書籍。這也促使她們養成了常到書店的習慣,同時她們也悄悄閱讀我存放的一些書,并不時跟我討論探究,提出一些問題,有時也讓我一時難以回答。
為了彌補陪伴她們時間較少的遺憾,在不違反規定的情況下,我不時帶她倆體驗感受軍營生活,讓她們較早樹立起國防觀念,厚植家國情懷。在親情培養方面,外公外婆家在云南昆明,平時,她倆與外公外婆在一起的時間較多,對南方文化了解接觸多些。為了讓她倆了解北方農村情況,我多次安排她倆利用寒暑假時間,回河南老家感受體驗農村的生活,學習中原傳統文化。通過與奶奶朝夕相處,與親戚及左鄰右舍接觸,她們了解了家鄉的人情世故,豐富了童年的經歷。
與女兒一起成長的歲月,也是人生中一道靚麗的風景。作為父親,我在她倆的心中仿佛無所不能,尤其是我有多年的軍隊工作經歷,參加過多次軍事演習及“5·12”抗震救災,帶她們見過不少軍事裝備。陪她們在小區玩耍或逛公園時,我玩起單雙杠往往會引來不少人駐足觀看,甚至喝彩鼓掌。她倆總以此為傲,鼓勵支持我多做些動作,多做一會兒。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如今再做那些動作,她倆認為存在安全風險,便會及時勸慰制止。我們經常交流溝通,相互推薦新書,分享好的文章,一同關注新近發生的社會事件、網絡熱點。在她們成長的道路上,我不時推薦并陪伴她們觀看影視劇,各自闡述發表個人見解,在互促互學中,培養她們的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如今,社會飛速發展,網絡也很發達,我雖進入老年序列尚需時日,但在大數據時代難免會遇到智能、信息技術方面的問題,這時就不得不求助于她們,比如出行打個車、訂個票等。這時,我往往生出“力不從心”之感,這促使我不得不持續學習思考,在她倆的影響下,接受新事物、新知識、新思想。
2015年,從軍隊轉到地方是我當時的一個重大抉擇。是享受退役生活?還是到一個全新陌生的領域繼續錘煉自己?我做了激烈的思想斗爭和深度思考。我反復思考斟酌,充分聽取多方意見。為不落后于時代,基本跟上女兒思維節奏、未來發展,我毅然放棄安逸的生活方式,決定突破自我。如今看來,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不同的年齡段,成長方式、成長任務各不相同。處在不同的時代,生在不同的家庭,成長的收獲亦各有差異。我覺得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身體力行做好家庭教育,不能顧此失彼。作為父母,教育好子女是重要職責,也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陪伴與教育不是單方面的,更多是在互動中實現各自的精神成長,在教育與被教育中,提高別人的同時也升華了自己。對每個父母來說,與子女的教育互動,能很好地實現人生經驗智慧與新知識的互補,不斷提高自己,這也是“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的生動實踐。
來日方長,未來可期。 如今,雙胞胎女兒有了在三個省會城市生活學習的經歷,愿她們的人生步履更加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