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婷婷
正月十六是返校前的最后一天,周口市文學館正式開館。我和小張一早從漢陽路與黃河路交叉口沿鐵軌步行,一路上他犯著嘀咕。兩年前的暑假,他來過這里拍照、寫生,這里分明是個廢舊的廠房,門窗銹跡斑斑,他和小伙伴還用水彈槍掃射過里面,傳來的回聲在空曠的廠房里格外的響,怎么就“變身”了呢。
一座紅色建筑慢慢進入視線,我指著不遠處的三角形房頂說,“快到了。”小張望了望,借機給我科普《地理》中學到的關于尖頂建筑的優點,不易積水、積雪,采光效果好,建筑面積的合理化運用等。說話這會兒,我們已經走到文學館的門口。他眼中閃爍著驚喜,快步走進古樸的文學館,伴隨著掃碼登記,小張成為文學館第一批參觀者。
周口市文學藝術院、周口市文學館“壬寅春”文化系列活動字樣閃現在大屏播放的宣傳片上。“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陳勝吳廣起義是我小學課本上的故事。”小張迅速進入狀態,走到核心展區九大版塊之一的“先秦”。“《陌上桑》選節的這篇《魯秋潔婦》是初中古詩文的閱讀理解。”“之前只知曹植的《洛神賦》,今天才知道他被封為陳王,葬在淮陽。”“謝道韞謝靈運是姑奶奶和娘家孫子的關系。”“老師,我可以看一下這本關于關帝廟出土文物瓷器的畫冊嗎?我買的那套文創產品是修復一枚白釉青花龍紋盤,在繕金這個環節,技術掌握不夠精細。”小張邊走邊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現代文學元素盡收眼底,他時而向志愿者請教,時而沉思良久,時而與眾多參觀者交流,激烈討論,情緒高漲。大家都被館內所展示的神話傳說、文學經典、文人故事深深吸引。
小張回到正廳仰視著寫著“文以載道”“雙百方針”的匾額,突然“戲精”上身。也許是濃厚的文學氛圍喚醒了他曾經在周口博物館當講解員的斗志,指著“孔子問禮”的壁畫,講起了這個著名的典故。“從壁畫上看,這是孔子帶著弟子去拜見老子的場景,堂上坐著老子,孔子問禮于老子。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孔子曾多次拜訪老子,這是其中的一次。”他站姿端正,隔空手指壁畫,與聆聽者距離適中,聲音洪亮,普通話標準。“眾多史書中記載過孔子問禮,其中《莊子》中記述了孔子與老子談論過《詩》《書》《禮》《樂》,還有‘三皇五帝治天下’等問題。”“這個站在孔子旁邊的彪悍弟子,應該是子路,另外幾位都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小張憨笑著指著其中一位說。“噢?我可以理解子路是文武雙全嗎?”我冷不丁向他發問,測測這位少年的臨場反應能力。“對,史料記載,四次問禮中有一次是孔子帶著弟子問禮于老子,隨從弟子5人都在這里了。《莊子》中具體描寫了這些人物,如‘子路勇且多力,子貢為智,曾子為孝,顏回為仁,子張為武。’”小張指著壁畫說。
話匣子被徹底打開了,志愿者特意送給他一支定制的葫蘆作為今天的開館紀念。他掛在胸前格外自豪,臨走時對志愿者說暑假要帶更多同學來這里參觀,召集同學們組建青少年義務講解團隊為大家服務。
通過花環簇擁的拱門時,小張甚是喜悅,拿起手機,找好角度,向我示意,“快來,媽媽,我給您拍張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