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撰稿人:宋丹丹 老子學院(研究院)研究員 李曉英 周口師范學院老子暨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傳承優(yōu)秀文化,解讀歷史經(jīng)典,開啟智慧之光”。大家好!今天我們共同學習《道德經(jīng)》第十七章。
解析:巴基斯坦前總統(tǒng)穆沙拉夫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幅出自《道德經(jīng)》中的箴言:“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這幾句話寫出了執(zhí)政者與老百姓之間的四種關系。那么,一個國家的治理最理想的狀態(tài)到底是什么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道德經(jīng)》的第十七章。
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老子生活的時代,天下共苦,戰(zhàn)亂不休。將天下無道的亂世恢復成天下有道的治世,是老子心中最大的期盼。在老子心中,最理想的政治愿景是統(tǒng)治者具有誠樸信實的素養(yǎng),政府服務于百姓,政治權力絲毫不會使百姓感到逼迫,人們生活得安閑自適。為此老子在這一章勾畫了一幅不同等級的行政圖畫,他把領導者治理的境界劃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也是最理想的境界是“太上,下知有之”。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本章所說的“太上”“其次”這些指的是價值等級的排列,并不是時代先后的排列,其中“太上”指的是最上等的治理境界和最上等的治理方法,和后面的“其次”是相對應的。達到“太上”這種境界的人,是最高明的統(tǒng)治者,他在治理上采取減少干預和束縛,上順天理下應民情,使得人心淳樸,天下太平安寧。而“下知有之”中的“下”指的是天下百姓。老百姓只知道有統(tǒng)治者或管理者的存在,只知道有天,而不知道有治,只知有君,而不知其政,如同“人在道中不知道,魚在水中不知水”。所以,對安居樂業(yè)的百姓來說,天下這么太平,生活這么美好,他們不知道什么是政治,他們只是自然而然地在生活。
第二等是“親而譽之”。這是次一等的境界,統(tǒng)治者或是管理者能走到老百姓身邊來,推行仁政,勤政愛民,不表現(xiàn)出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他可親可敬,和人們相處融洽,所以大家都親近他愛戴他贊譽他,這是令人滿意的好君主。第三等的境界是什么樣呢?答案是“畏之”。統(tǒng)治者以刑罰治理國家,不管合不合理,如同當時秦國建立嚴刑重罰,老百姓稍微犯一點小錯,就會被砍去手腳,在這種高壓的施政下,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只能畏而遠之。最次一等也是最糟糕的治理境界,那就是統(tǒng)治者全無章法,胡作非為,靠陰謀權術愚弄欺騙百姓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老百姓視他為敵人,以至于大家都會唾罵這樣的昏君,就像殷紂王,他驕傲自負,暴虐成性,致使民怨沸騰,眾叛親離,最終落得在鹿臺自焚的悲劇。
老百姓和統(tǒng)治者之間的這四個層次關系是什么原因?qū)е碌哪兀看鸢妇驮谟诮y(tǒng)治者對大道的體悟和認知。大道并不彰顯,而且是無形無體無跡無象,因此不是那么簡簡單單、輕而易舉就能掌握的,體悟不到大道的原理也就無法體悟大道自然無為、虛靜柔弱、不爭處下的特性,自然缺乏從天下大局探討慈愛的心懷,缺乏以百姓心為心的為民情懷,缺乏不強作妄為的治世理念,能夠把握的只是那些權、威、刑、罰等有立竿見影功效的東西,這些自然得不到百姓的認可和接納。統(tǒng)治者自身修養(yǎng)不夠,誠信不足,又如何讓人民相信他呢?歷史上著名的“烽火戲諸侯”,周幽王為了博得美人一笑而點燃烽火臺,結果失信于諸侯而導致西周滅亡的故事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最好的執(zhí)政者是“悠兮其貴言”。“悠兮”,是指悠然自然的狀態(tài),要達到這種狀態(tài),重要的條件是“貴言”,“貴言”代表很少發(fā)號施令。宋元之際的學者吳澄在《道德真經(jīng)注》里說:“貴,寶重也。寶重(貴)其言,不肯輕易出口。”現(xiàn)代學者陳鼓應先生說:“貴言,是指言行謹慎,不輕易發(fā)號施令”。在《道德經(jīng)》第五章里老子曾說“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那么多言和貴言很顯然是兩種相反的治理方式和路徑,多言體現(xiàn)政事紛擾,而貴言呢則喻示天下晏然。所以在老子看來,統(tǒng)治者要時刻以圣人的標準來框定自己的思想與言行,要把握大道的奧秘,懂得“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踐行“利而不害”“功成不居”的法則,這種近乎“以道治國”的政治形態(tài)有別于古代的“德治”和“法治”。儒家所倡導的德治,首先要求統(tǒng)治者自身要有很高的德行,注重修身和勤政,充分發(fā)揮道德感化在治國中的作用,主張為政以德。法家的法治,主張用“嚴刑酷罰”來統(tǒng)治社會,往往只注重行為有沒有違法,人與人之間沒有道義可言。雖然老子反對強制和強勢,但并不反對法律和競爭。事實上,好的法律制度更是秩序井然的必要條件,合理的自由競爭也是自然秩序下的必然結果。所以,在老子的思想中,道、德、法這三個方面在功能上是一個整體:道化人心,德定言行,法守底線。若是只強調(diào)其中一個方面,一定難以實現(xiàn)良好的治理局面,因為執(zhí)政者再高明再偉大,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百姓的智慧和能力是無窮的,尊重老百姓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他們在一個好的規(guī)則和制度里自由發(fā)展,自己隱身于其后,能者不居其功,德者不恃其賢,這才是這一章的精髓和主旨。
接下來老子說到“百姓皆謂我自然”。“自然”是道家學說的核心價值,在《道德經(jīng)》中“自然”一詞共出現(xiàn)5次,而本章是首次出現(xiàn)。這里的“自然”,并非指自然界,而是指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以及后面章節(jié)會出現(xiàn)的“希言自然”“道法自然”“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都是這個意思,都是用以指天地萬物的本性而已,都是突出執(zhí)政者要放棄干涉、強制百姓的治理,趨向無私、無為、不見痕跡的治理。這種自然和諧的狀態(tài)我們可以通過老子對水的比喻來說明。在第八章中,老子為我們講述了水有著“善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的至上品性,有著“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的七善美德,這些至上至美的特性中,最顯著也是人們贊譽有加的特性便是“潤物無聲”。水為萬物的生長提供不可或缺的生機和養(yǎng)分而使得這個世界繁花似錦、生機盎然,樹木的蒼翠,鮮花的爛漫,我們在欣賞這些自然美景時卻不見它們被滋養(yǎng)與灌溉的痕跡,這是大自然之道,懂得這個自然之道,我們也就明白了至高等級是如何劃分出來的。
治理有等級,公眾是桿秤。本章中這四種不同的治理等級,其目的不僅僅是在贊美最高等級的執(zhí)政狀態(tài),更是用后三種類型的治理模式和狀態(tài)為執(zhí)政者做一個善意的提醒。在對比中我們得知最好的領導是無為的領導,他看起來好像沒有做什么,但又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好了,不著痕跡不見功勞。而要成為一名無為的領導,他的心性要過三道關:首先是不貪圖功名,不貪圖擁戴和贊譽。領導若是喜歡贊美,就會伴隨有吹捧和獻媚,就會有小人云集,時間久了自然會埋下禍患。其次是不要裝模作樣耀武揚威讓人害怕。執(zhí)政者崇尚個人權威就容易形成以上壓下,以強凌弱的高壓治理,這完全是一種以強者面目出現(xiàn)的弱者統(tǒng)治。第三道關就是要潔身自好,不讓他人輕蔑。執(zhí)政者身在其位不謀其政,沒有責任和擔當,問題是別人的好處都是自己的,自身毛病多還不學習不自省,這樣不得人心的領導是最讓人輕蔑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我們了解到什么是最理想的治理狀態(tài)。那么,無論是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還是一個單位或部門的管理者,都可以針對老子所說的無為和另外三種類型的領導模式,不妨給自己對對號,看看自己處在什么級別和高度。當我們真正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我們就能少做一些無用功,就能避開老子指出的負面后果,從而找到正確的方向。路從來都是自己走的,有的人,能將路越走越寬,有的人卻將路越走越窄,以至于最后都容不下自己。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