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啟峰 通訊員 丁璽 萬志強
編者按:
●市、區兩級財政投入資金29.3億元
●規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0所(小學11所、初中4所、九年一貫制4所、高中1所),新增學位46330個
●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8所,新增學位5490個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近年來,我市始終把教育當作最大的民生,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辦學理念,把立德樹人融入教育各環節、各領域,著力培根鑄魂、啟智潤心,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全市教育工作呈現了蒸蒸日上、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特別是在這個火熱的夏季,周口中心城區20所中小學校、18所幼兒園施工不輟,其中16所中小學校、13所幼兒園將于今年9月1日投入使用。一年之內啟動38所學校、幼兒園建設,規模之廣、力度之大,在我市教育史上前所未有。中心城區教育資源終于不再捉襟見肘,“大班額”“大校額”“入學難”等問題有望得到根本性解決。
即日起,本報推出《奮力打造中心城區教育新高地》系列報道,以記者視角,帶領廣大讀者走進各個新建學校,切身感受我市奮力打造教育強市的決心和信心。
色調清新的外墻、佇立整齊的教學樓、寬敞開闊的操場、一應俱全的教學設備——8月18日,驕陽似火,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桂園路小學的校園里,工人正在為即將到來的開學季進行最后沖刺。
這個暑期,包括桂園路小學在內,周口中心城區共有20所中小學校、18所幼兒園正在緊張施工,其中16所中小學校、13所幼兒園將在今年9月1日開學日當天集中投入使用。
一年之內啟動38所學校、幼兒園建設,是市委、市政府全力實施中心城區基礎教育振興工程攻堅戰吹響的集結號,也是市委、市政府在“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中邁出的堅實步伐。
超前謀劃
繪就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目前,全市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319所,在校生達140萬人,其中中心城區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95所,在校生約10萬人。根據省教育廳2020年年底通報情況看,全省“大班額”占比3.19%,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大班額”占比9.22%。中心城區“大班額”“超大班額”問題尤其突出,分別占34.92%、10.07%。“大班額”是困擾和制約中心城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突出問題,化解“供需失衡”矛盾刻不容緩。
在市委五屆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張建慧提出了實施“十大戰略”三年行動計劃的重大戰略,作出了規劃建設中心城區教育片區的重大決策。在市人大四屆八次會議上,市長吉建軍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持續開展教育三年提升行動,新建、改擴建一批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學校,著力解決中心城區“大班額”“大校額”問題,充分彰顯了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教育的信心和決心,拉開了新時代周口中心城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大幕。
今年以來,市委書記張建慧先后8次調研中心城區教育工作,5次召開規委會,研究中心城區教育組團片區總體規劃,強調教育事關城市發展的未來,是城市競爭力、軟實力的重要支撐,是惠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大計,必須以前瞻30年的眼光,以建設300萬以上人口的區域性中心城市為目標,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教育公平,確保每個孩子都能“上好學”,都能接受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要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優勢,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進行中心城區教育片區規劃建設,為城市發展添動力、增活力、聚合力,為中心城區“起高峰”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年初,市長吉建軍在組織召開中心城區項目建設專題會時指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是建設現代化新周口的應有之義,決定市、區兩級財政投入資金29.3億元,規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0所(小學11所、初中4所、九年一貫制4所、高中1所),新增學位46330個;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8所,新增學位5490個。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市委、市政府將學校、幼兒園項目建設納入2022年中心城區十大民生實事,成立中心城區基礎教育振興工程領導小組,明確加快周口中心城區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實施方案,制定中心城區學校布局專項規劃,按照“提升老城區、擴充新城區”的發展思路,到2035年在中心城區增加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等156所,進一步明確了中心城區教育發展的目標任務、政策措施和組織保障。這些科學完善、統籌協調,可預見、可操作的頂層設計,為中心城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描繪了一幅美好藍圖。
高位推進
跑出學校建設“加速度”
對于新學年,改擴建后的川匯區新民小學有著很多的期待。新民小學原來是僅有8畝多地的袖珍小校,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設12個班,學位700個。其周邊社區高樓林立、居民繁庶,學校早已難以滿足周邊居民的就學需求。在中心城區此輪建校高潮中,新民小學向南擴建約16畝,新建一座6390平方米的教學樓,新增24個班級,新增學位1080個,相當于在原址上增加兩個新民小學,片區內孩子入學難問題將迎刃而解。這一切,發生在今年3月至今不到半年的時間里。
高效率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一以貫之傾力民生事業: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教育問題,不等不靠、馬上就辦,一件件加速推進、一點點用心做好,讓老百姓在更好的優質教育中收獲幸福,使教育更有溫度、服務更為貼心。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躬身入局、靠前指揮,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以及項目建設專題會、推進會、調度會。市委書記張建慧多次在相關會議上提出要加快項目學校建設進度,打造中心城區教育新高地,并到現場調研和督導。
市長吉建軍相繼組織召開20多次政府常務會、重點項目推進會,多次深入中心城區部分中小學校進行專題調研,并主持召開現場辦公會,要求克服一切困難,毫不猶豫,擰緊時間,倒排工期,緊抓快辦,確保學校早建成、早投用。
市政府建立工作調度機制,成立以副市長秦勝軍為組長的中心城區教育項目建設專班,不定期現場明察暗訪,每周一例會、每月一調度,相繼召開周例會、調度會15次;建立政府負責、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的督查督辦機制,對照考評指標,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報,對成效顯著、項目建設推進較快的單位和負責人給予通報表揚,對工作不力、推進較慢的,約談單位主要領導。
各區黨、政“一把手”扛牢屬地責任,靶向施策,精細管理,對項目立項審批、征地拆遷、報建手續、招投標、質量監管實行全過程參與、全方位管理。
川匯區委、區政府把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入全區績效考核體系,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議多次對教育工作進行研究和安排部署。對新建學校實施“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的工作機制,即:區教體局工作人員駐點,局長每天督查一次,進度一天一報,將學校項目進展納入“周交辦”,區委督查中心一周兩次督查,區長一周一次到工地現場辦公,每周向市政府匯報一次,區四大班子項目觀摩一月一次。
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把4所新建中小學校全部納入“四保”白名單企業(項目),落實人員閉環管理,保障物資供應,確保應急狀態下項目不停工。區社會事務管理局成立教育項目建設專班,每個項目常駐一名負責人進行現場督導,每周召開一次項目建設工作例會,分析研判、解決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問題,積極推進項目工程進度,全力確保新建學校如期完工。
淮陽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教育項目優先安排、教育資金優先支持、教育人才優先培養、教育資源優先提供,累計投入資金達12.5億元用于11所中小學、幼兒園建設。
有關部門構建了“政府主抓、教育部門主管、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工作機制。政府主抓,即市、區政府根據城鎮化發展趨勢和常住人口、學齡人口變化趨勢,科學謀劃布局教育資源;教育部門主管,即教育部門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負責學校建設規劃、建設標準、工程質量和督查督辦上;部門協同配合,即市、區發改、財政、住建、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人社、編制等部門,結合各自職能,簡化辦事程序,優化辦事流程,特事特辦,全力支持和配合教育部門、中小學校做好項目實施前、實施中、實施后的各項保障工作,確保建設項目規范有序推進。
市教體局實行“一把手”掛帥,組建工作專班,每日查驗、每周匯總上報,印發《工作簡報》11期;做到時時掌握建設項目進展情況,及時做到上傳下達,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確保各項建設任務落實落地,確保項目順利按照時間節點穩步推進。五個區的教育主管部門對項目工程掛牌督戰,派出專人蹲點督導。
為實現項目學校在9月1日開學投入使用,每個項目都細化建設方案,倒排工期、掛圖作戰,38個工地猶如38個戰場,夜以繼日,搶工會戰,競相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其中,16所學校建設工程已竣工或接近竣工,將于9月1日集中投用,分別是川匯區漢陽路學校中學部、潁河路學校中學部、銀珠路小學、銀珠路中學、永寧路小學、六一路小學、新民小學;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實驗學校、扶溝路小學、桂園路小學、桂園路中學;淮陽區新星小學、文明小學、紅旗中學、騰達學校、五星學校。港區第一小學、周口二高新校區,開發區東城學校,淮陽區清風學校正在緊張施工,確保今年年底竣工交付。此外,13所公立幼兒園將于今秋開學季集中投入使用,另外5所將于明年春節過后投入使用。
新建學校的教育設施更加完備。教室里不僅配備了多媒體一體化教學設備,還專門配置有利于視力健康的護眼燈,安裝有空調,全部實現“校校通”“班班通”,為各新建學校搭建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平臺。
即將竣工的桂園路中學占地113畝,新建的教學樓窗明幾凈,塑膠操場平整寬闊,餐廳宿舍干凈整潔,音樂美術等多功能教室配備齊全。
“學校建得真漂亮,孩子在這里上學,我們很放心。市委、市政府真心在為老百姓辦實事,把好事辦在了我們的心坎兒上。”“辦優質學校,出優秀人才,必須點贊。”“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很幸運我家孩子趕上新建小學一年級的招生……”市民的點贊聲、感謝聲不絕于耳。
創新驅動
打出提升質量“組合拳”
教育資源的擴充不僅僅是量的擴充,而且必須是質的提升,全力打造新的優質教育資源,必須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各區采取公開考選的方式,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淮陽區今年公開招聘教師400名、特崗教師200名。示范區、開發區公開招聘254名教師,川匯區即將公開招聘60人,充實到教學第一線。一次性招教人數如此之多,中心城區前所未有。這次大規模的招教行動,不僅有效填充新建學校的師資缺口,也為中心城區教育帶來新活力。
各區在全面推行校長職級制和崗位競聘制的基礎上,大膽革新,對新建學校公開選拔校長和領導班子,建立起公平競爭擇優的用人機制。示范區對新建學校公開選拔學校領導班子,川匯區公開選聘4名中小學校長擔任新建學校校長,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造就了一支高素質、奮發有為的干部隊伍。
為進一步統籌教育資源,優化教師資源配置,激發教師隊伍潛能,建立起結構合理、配置科學、充滿活力的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管理新機制,中心城區學校全面推進“區管校聘”崗位競聘、學校教師交流輪崗,僅川匯區中小學就將有300名教師進行交流換崗。
強力推進教育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優質教育資源集團化辦學模式,通過“城區名校+新建學校”“城區名校+農村學校”“城區名校+薄弱學校”等方式,組建教育集團。淮陽區以淮陽中學、第二實驗小學等為龍頭,組建10個緊密教育集團;川匯區組建周口四中、六一路小學、漢陽路學校等12個教育集團;示范區、開發區組建4個教育集團,以老帶新、以強帶弱,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全覆蓋。尤其是29所新建學校設施高起點、管理高起點、贏在起跑線,優質學校建在老百姓的家門口,廣大家長奔走相告,紛紛到新建學校、幼兒園給孩子報名入學。
“中心城區教育資源擴充,是促進教育公平、提升城區辦學能力的重大決策,中心城區學校建設跑出‘加速度’,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里程碑,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扛穩責任,奮力拼搏,厚植發展基礎,深化教育改革,擦亮教育品牌,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滿意度和自豪感。”市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富生滿懷信心地對記者說。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周口教育人扛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責任,踔厲奮發,奮楫爭先,奮力開創教育高質量跨越發展新局面,以高品質的教育發展譜寫老百姓幸福美好生活的新篇章,以高質量的教育發展書寫立德樹人的新時代答卷,為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周口、確保高水平實現現代化周口貢獻教育力量!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