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韓志剛 通訊員 王虎
川匯區第六次“月講評”會議暨第二十五次重點工作“周交辦”會議日前在該區中心會議室召開。
可容納數百人的會場里,座無虛席,氣氛嚴肅。臺上,先進單位負責人總結成績,交流經驗;落后單位負責人深刻檢討,表態整改。
“‘周交辦’給大家提供了比學趕超、競相出彩的新賽道。在這條賽道上,誰積極行動、誰就贏得了主動,誰消極躺平、誰就成為表態發言的‘常客’,甚至受到追責問責。”一位與會者深有感觸地說。
深切的感受帶來明顯的變化。久拖未決的征遷遺留問題破題見效;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規模前所未有;“三零”單位創建超額完成市定目標……
“任務一布置、馬上抓落實,工作一部署、馬上去推動,工作一完成、馬上就反饋”,正在成為川匯區廣大干部的自覺行動。
作風之變、效率之變的背后是機制之變。
“要徹底扭轉個別干部身上的各種懶怠作風,堅決杜絕‘比劃型’干部、‘三拍型’干部、‘太極型’干部、‘打盹型’干部、‘走秀型’干部、‘梗阻型’干部、‘佛系型’干部、‘巨嬰型’干部等八類干部,推崇苦干實干的英雄氣,提振全體干部的精氣神。”今年3月11日,川匯區“能力作風建設年”第一次通報會暨全區抓落實工作動員會上,區委書記劉德君鄭重表示,要向平庸無為說“不”、向懶政怠政宣戰、向擔當實干致敬,把抓落實作為總要求,推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持續走深走實。
自此,川匯區吹響了建機制、轉作風、提能力、促發展的沖鋒號。該區聚焦省委、市委部署的關鍵性、戰略性、全局性工作,緊扣市委實施“十大戰略”三年行動計劃、中心城區“起高峰”五大行動,圍繞“五個川匯”建設,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實行“3+2+14+N”工作法,對重點工作、重大任務成立工作專班,推行“周交辦、周研判、月講評”工作機制,力促在干部擔當能力、高質量發展水平、發展成效標志、群眾滿意度四個方面得到顯著提升,實現開門紅、全年紅、提檔升級、爭先進位的目標。
“周交辦”壓實責任,堅持每周一雷打不動召開交辦會,先由分管區領導帶領牽頭部門明確重點工作交辦事項,然后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對交辦事項進行點評,一周一交辦、一周一答卷;“周研判”破解難題,對歷史遺留問題等4類問題進行集體研判,找準問題、查清原因、分析根源,集思廣益、研究破題的方法路徑;“月講評”樹牢導向,根據月考評綜合得分情況,前2名的辦事處、前3名的區直單位,及時撥付相應工作經費予以獎勵,排名末位的辦事處和后2名的區直單位作表態發言,對因工作不力、導致連續兩個月考評排序末位的,啟動問責程序,同時將“月講評”結果作為平時考核成績,由區委組織部計入年度綜合考評,真正體現“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的鮮明導向。
“截至目前,全區共召開重點工作周交辦會26次,交辦重點事項3913項,目前已完成3714項,辦結率94.9%。”川匯區委督查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一串串數字印證著川匯區廣大干部的擔當和行動。
——敢啃“硬骨頭”,妥善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文昌大道綜合改造項目、華耀城片區征遷項目遺留問題基本解決;一批“老信訪戶”自愿停訪息訴;問題樓盤處置工作加快推進,列入省級問題樓盤臺賬的有14個,已化解處置13個,化解處置率92.9%。
——提升幸福感,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12所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集中啟用,可增加中小學學位15570個、幼兒園學位990個,創造辦學領域的“川匯速度”;華耀城街道辦事處主動與應急管理、水利部門對接,僅用3天時間就拆除了賈東干渠文莊段老橋,消除河道行洪安全隱患;市公安局川匯區分局高標準推進“一村一警+N”工作,將一村一警一連一網格員一調解員一法律顧問等基層社會治理力量進行有效融合,徹底解決有警無N和有N無警的現實難題。
——蓄積新動能,“兩端”發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做大做強城區經濟,“三區三河”建設穩步推進;另一方面,聚焦高新區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智能終端零部件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初顯,長城園中園項目順利簽約,四方制藥中藥創新研發中心開工建設;所有規上工業企業均設立研發機構,按照“四有”標準,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覆蓋率達87.8%,全市排名第一;“五個五”工業項目推進綜合排名全市第一……
“能力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我們要堅定不移地鍛造過硬能力作風,保持‘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狀態,拿出‘一天當成兩天用’的拼勁干勁,下足非常之功、承擔非常之責、展現非常之能,加壓奮進、精準施策,以能力作風大提升推動中心城區‘起高峰’。”劉德君表示。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