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山
一年之計在于春。立春時節,大地開始解凍,蟄蟲逐漸蘇醒,魚兒浮在未融的碎冰下游動,“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古時,立春之日民間有“鞭春”“打春”的習俗,就是鞭打用土做的春牛,意在提醒人們莫誤春天大好時光,抓緊時間務農生產。
人勤春來早,功到秋華實。春天,播種著希望、孕育著未來、耕耘著夢想。這個時節,甩開膀子與時間賽跑,不誤農時,精耕細作,將來才可能實現五谷豐登。若不早做打算,誤了農時,到了收獲的季節自然不會有好收成。步入新時代,你追我趕是常態,只爭朝夕是狀態。如今春節已過,思想若還停留在“春節模式”,計劃好的工作等一等、放一放,一旦錯過“窗口期”,再追趕就難了。
時間屬于奮進者,歷史屬于創造者。1960年正月初十,“引漳入林”得到批復,正月十四,林縣縣委向全縣發出動員令,正月十五黎明時分,15個公社組成的修渠大軍,頂著寒風,踏著霜凍,扛著工具,背著行李,用小推車推著炊具,向太行山進軍,“重新安排林縣河山”。同年春天,國家組織大慶石油會戰。“鐵人”王進喜剛到大慶就火急火燎地問:“我們的鉆機到了沒有?井位在哪里?這里的最高紀錄是多少?”一腦子工作,一腦子活,一心要往前趕。林縣人民搶時間戰太行、王進喜“下了火車三句話”,都是對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最好詮釋。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李大釗曾言:“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功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做事,則功業可就。”言下之意,就是告誡人們,再美好的愿望,只有腳踏實地去做,才可能實現。清代彭端淑曾作《為學》一文勸誡子侄踏實務學,莫負青春。文中說,蜀地有一貧一富二僧,貧者對富者說:“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問:“子何恃而往?”貧者回答:“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說:“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到第二年,貧者從南海回來了,并且告訴了富者,富者臉上露出了慚愧。可見,路途艱難,不行不至,猶豫等待只會如富僧般原地踏步,堅定實干才會如貧僧般如愿而歸。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路就在腳下,不行不至,莫停留、不猶豫,不滿足于跟跑、不甘于并跑,才能實現領跑。廣大黨員干部須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危機意識,絕不能有絲毫的懈怠。當下,人人都要有鞭打春牛催耕作的清醒,迅速啟動工作模式,自覺把美好愿景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動力,壓茬推進年度各項任務。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春天來了,愿你我不負春光,不負夢想,迎著春天的氣息,舒活筋骨,抖擻精神,和著時代的脈動,以只爭朝夕的奮斗不斷創造美好未來。
(原載《中國紀檢監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