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松
一名“80后”農村孩子從鄲城一高考入大學校園,畢業后毅然決然選擇回到鄲城一高反哺任教,21年寒來暑往,每天5時30分起床,比學生早到校半小時,晚上看著孩子熄燈休息后,22時30分左右才回家。雖然21年來他的生活軌跡幾乎就是家和校園之間,但他讓無數孩子圓了大學夢,對鄲城教育作出了很大貢獻。
他叫崔耀峰,1981年生,現任鄲城一高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高二教學部主任,二(37)班班主任。多年來,他一直沒有丟下數學教師這個身份。“我就是一名教師,只有在課堂上才能體現我的價值,也只有在課堂上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崔耀峰說。
崔耀峰21年默默無聞地奉獻,黨和政府沒有忘記他,今年榮登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名錄。
“不好意思,同學們,打擾你們學習了,我來采訪一下崔老師,拍幾張照片,因為他是全市屈指可數的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記者知道高二的課程很緊張,進入班級時特意向同學們打個招呼。
“好!恭喜崔老師!”班內頓時掌聲雷動!崔耀峰很低調,他從來沒有向學生們透露這份榮譽,也不讓同事傳揚。記者采訪時偶然“走漏了風聲”。二(37)班的同學們激動得大聲叫好,掌聲響了1分多鐘,有的孩子眼中閃爍著淚花。那一雙雙純潔的眼神,流露出是對崔老師的尊敬之情,是對崔老師平時辛勤付出的感恩之情。
崔耀峰2002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中,他積極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在學會求知的同時,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創造、學會合作;他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向著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品學兼優、志向遠大、心系名校的方向發展。他一直把思想工作作為班級管理的首要任務來抓,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他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促膝談心,在班內積極開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動,讓每個學生找到目標、樹立理想,激發他們的斗志……
“崔老師,這個題我始終攻不進下一關,請您指導一下。”課間提問環節,幾位學生舉手提問,崔耀峰來到他們面前,一一解答,從不讓問題拖到下一節課。
課堂教學中,他讓學生用嘗試、試驗、討論等辦法尋求結論,從發展學生的自信和勇氣中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讓學生學會學習。在培養學生形成數學思維方法上,他反復研究,探索出了一套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式,很受學生歡迎。
翻開崔耀峰的全省優質課、各級論文著作等獎項證書更是一沓又一沓:2010年9月,省數學優質課高中組一等獎;2016年8月,市優質課一等獎;多次主持或參與省市基礎教育教學科研課題等。
崔耀峰是一名黨員,他一直把教育當事業去做,貢獻出全部的心血和精力去創造性開展工作,竭盡全力去成就每一名學生,為教育事業增光添彩。他把心思完全放在了學生身上,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請假休息,從不耽誤一節課,從不放棄一個學生。2012年4月,他的母親被確診為癌癥晚期,為了正在百日沖刺高考的三(7)班學生,崔耀峰在夜間擠出時間來到母親病床前陪護,母親早已睡了。母親醒著的時候總是說:“別耽誤課,我沒事。”按照母親的叮囑,直至老太太去世,他沒有耽誤學生一節課。
他獲得全國模范教師、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省優秀教師、全市“教壇新秀”、市新長征突擊手、市優秀教師、市教學名師、市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這就是崔耀峰,他燃燒青春,照亮了一屆又一屆學子奔向大學的道路。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