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杜林波)以人為本、為民惠民是“創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隨著“創文”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市民切身感受到了“創文”帶來的紅利,創建文明城市不僅帶來了城市容貌的改觀,也提升了廣大市民的文明素質。
公交車是城市的流動窗口,乘客表現往往能反映出市民素質的高低。公交車駕駛員張師傅告訴記者,經過近年來的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他明顯感到市民素質不斷提高,“現在乘車秩序比以前好多了,不需要駕駛員提醒,大家就會主動給老弱病殘孕和攜帶行李多的乘客讓座,這些文明行為已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
如果交通路口有一種溫度,就是斑馬線前主動減速的車輛,遇到行人主動禮讓的車主。市民李阿姨每天接送讀書的孫子,對禮讓斑馬線也深有感觸,“以前每次過斑馬線都戰戰兢兢,現在行人可以大膽過馬路。機動車斑馬線前文明禮讓逐漸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很多司機已養成‘車讓人’的文明意識。”
一米有多遠?也許剛好就是從不文明到文明的距離。在我市一處銀行營業廳,幾位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主動站在一米線標識線外,在前一位沒辦完事前,不越過此線,以避免前一位辦事的人受到干擾,同時也讓窗口工作人員排除因插隊、吵鬧帶來的干擾,專心致志辦事,提高辦事效率,市民用他們實際行動守好文明“一米線”。
文明城市呼喚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創造文明城市。市民賈先生坦言,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創造者,有責任、有義務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和行動,投身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活動中去,用自己微小的舉動,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添磚加瓦。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