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首席科學家陳陟
新華社記者 魏弘毅
在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每日例會上,這樣一幕引起記者注意——根據考察隊海冰環境組分析,北冰洋加克洋中脊區域的海冰融化十分明顯,甚至有可能影響預定作業計劃,必須擬定應對預案。
“這從側面印證了北極氣溫升高的大趨勢?!笨疾礻犑紫茖W家、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研究員陳陟說。
北極變暖為何顯著?對中國以及世界其他地方有何影響?面對氣候變化我們如何作為?在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考進行過程中,記者專訪陳陟,解析北極氣候變化。
北極變暖為何顯著?
近日,中國氣象局發布《極地氣候變化年報(2022年)》顯示,北極最近40多年來增溫加速。2022年,北極整體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1攝氏度。
據報告介紹,北極夏季海冰總量在不斷減少。同時,從1984年到2021年,北極地區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均呈穩定上升趨勢,與全球變化趨勢基本一致。
“整體來看,全球變暖是當今氣候變化的大趨勢。但在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平均溫度的升高在空間上是不均勻的?!标愙毂硎?,從全球來看,升溫最快的就是北極地區。
北極增溫明顯迅速的原因,是存在所謂的“冰雪正反饋機制”。
“當局地溫度升高時,海冰減少,進而海冰反射的太陽輻射也減少,被局地地表或者海表吸收的太陽輻射增加,從而通過海氣相互作用進一步反饋升高局地大氣溫度?!标愙旄嬖V記者,在“冰雪正反饋機制”影響下,升溫效應被放大,形成了“升溫良性循環”,致使北極氣溫顯著升高。
北極氣候變化有哪些影響?
近年來,說到寒潮,當屬2020/2021冬季寒潮讓人印象深刻。那次寒潮異常猛烈的原因,是北極極渦的異常變化。
“冬季北極地區上空是個冷低壓,低壓在大氣環流場中對應的是一個氣旋性渦旋,故稱為極渦。”陳陟說,據相關研究,2020/2021冬季,北極的極渦被左右兩團高壓“攔腰斬斷”,隨之被擠壓南下,在中國華北地區形成了極端寒潮。
除了加劇極端天氣,北極氣候變化對區域發展同樣有潛在的促進作用。
陳陟說:“氣溫升高導致海冰融化,在夏航季,具有一定冰級的船舶無需借助破冰船引航,可獨立通航北極東北航道,使東亞至北歐的海上通道航程縮短約30%?!焙匠痰目s短顯著降低運輸成本,提高了北極地區的航運價值。
“總之,中國作為北半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受北極地區氣候與環境變化的影響直接、快速且深遠?!标愙煺f。
北冰洋科考對北極氣候研究有何作用?
“總的來說,與海洋水體、海冰和大氣有關的科考作業,都能直接或間接對研究北極氣候有所助益?!标愙煺f。
氣象探空氣球的投放,通過觀測風速、濕度、大氣成分等指標,收集氣象數據,能夠直接體現北極的天氣和氣候。而探測海洋中的溫度和鹽度等變化參數,有助于把握海洋在北極氣候變化過程中的作用。海洋生物的研究,也能夠通過收集生物樣本,觀察生物在一定時間尺度上的變化,推理出海洋環境的變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比如我國南海,在海洋溫度升高后,珊瑚會出現白化死亡現象?!标愙煺f,生物群落的變化是反映海洋或海冰演變的重要指標。
“但是,科考絕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标愙焯嵝训溃壳暗臉O地科考以業務化調查為主,即針對北極,執行有長遠意義的數據、樣本收集,而非簡單追求短平快科研成果的產生。
“數據的覆蓋面越大,歷史時間越長,對氣候變化的把握就越準,就越能有針對性地開展研究。我們現在做的,也可以為氣候研究打下數據基礎。”陳陟說。
面對北極氣候變化我們如何作為?
“加強北極氣候的監測與預測、推動國際合作、發展低碳經濟、加強北極航道利用和開發,這4個方面是中國參與北極氣候變化治理的切入點。”陳陟說。
縱觀本次北冰洋科考,眾多一手數據的收集能為分析北極氣候添磚加瓦。同時,科考隊中包含俄羅斯、泰國等國的科學家,中外科學家聯合開展相關研究,正有效推進北極科學考察國際合作。
另一方面,陳陟說:“近年來,我國努力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充分體現了大國擔當。”
最后,北冰洋科考的開展,本身就是對開發北極航道的助力。“對于海況、海冰、氣象的觀測客觀上可以增強北極的航行保障能力?!标愙煺f。
“但加強北極航道的利用和開發遠不止于此。”陳陟表示,未來應繼續加強國際合作,從科學研究、低碳經濟等多角度采取積極舉措,為保護全球環境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新華社“雪龍2”號8月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