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22日宣布將于24日開始將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啟動了日本蓄意“加害”海洋環境的序幕。這一過程可能長達數十年,對海洋和人類健康帶來的風險不可預測、不可把控。日本政府充當生態環境破壞者、全球海洋污染者,是在自毀國家形象。
自從日本政府2021年4月宣布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以來,這一計劃的正當性、合法性、安全性、長期可靠性始終備受質疑。日本政府精心安排的國際原子能機構評估報告并未能打消國際社會和日本國內的疑慮和擔憂。長時間、高流量、大范圍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是史無前例的事,誰也無法準確“預測”會帶來哪些后果。而覆水難收,一旦產生嚴重后果,到時恐怕一切為時已晚。
正如國際原子能機構相關評估報告指出,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的責任主體是日本當局。22日在日本內閣成員會議決定排海日期之際,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聲稱,日本政府將對未來數十年的排海負起責任。日本政府或許想對本國漁民展現負責姿態。但日本政府的這一行為之影響所及遠超其主權行使范圍。試問日本政府:如何對必然受影響的海洋環境和以海洋為生的他國民眾負責?歸根到底,這就是一種極端自私自利、極不負責任的國家行為。
更何況,此前的斑斑劣跡已經證明,日本政府的“負責”承諾和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的“安全”保證信用度并不高。2011年3月福島核事故的發生,部分禍因即可歸咎于日本政府和東電長期營造的“安全神話”。而在核事故善后處理過程中,東電時不時曝出隱瞞負面事實、篡改不利數據等行徑,日本政府則將精力放在了公關游說和誘導輿論上,甚至對有切身利害、提出關切的鄰國倒打一耙。
日本政府和東電“不可信”的典型事例是,二者2015年明確向日本漁業界承諾,不獲利益相關方認可將不會隨意處置核污染水。但就在日本漁業界代表本月21日重申反對核污染水排海的第二天,岸田政府就強行決定了排海日程,東電同一天宣布了2023年度排放3.12萬噸“處理水”的數值目標。可見,核污染水排海早就是日本政府和東電的“既定方針”,其他種種“承諾”不是緩兵之計,就是瞞天過海。日本政府宣布排海日期后,日本全國和福島縣的漁業團體均強調,反對立場不變。也就是說,日本政府和東電又食言失信了。
從既往侵略戰爭歷史看,日本是有隱瞞和抹殺“加害”行為“基因”的。而此次,日本行為的“加害”對象是全球海洋環境。大海不會發聲,但國際社會不應沉默。日本政府強排核污染水,是對歷史、對全球海洋環境、對全人類健康和對子孫后代不負責。如果一意孤行,日本恐將永遠背負蓄意禍害海洋環境的惡名。
(新華社東京8月2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