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付永奇
秋收時節,廣袤的田地間機聲隆隆,一片繁忙景象。
“這是俺家的玉米,長得比去年的還大,到時合作社的人會來幫俺收割,收糧人會來到田地旁收購糧食,我收收錢就完成了秋收,不耽誤去鄰村漁網廠打工掙錢……”9月18日,在商水縣平店鄉程崗村一塊即將成熟的玉米地旁,楊秋英拿著手機邊拍視頻邊介紹。
楊秋英的愛人在南方務工,為讓愛人專心工作,家里的6畝地全由她負責打理。“打個電話,農機手開車到地頭;打藥時,找無人機植保隊;收獲時,打電話聯系合作社。去年,我把土地交給本村“田保姆”程文喜托管,成了“甩手掌柜”,農忙時到地里拍段視頻、發條抖音,不問耕種,只問收獲。”楊秋英說。
“以前地少,干活提不起來勁兒。這兩年,我托管的土地增加到400多畝。土地連成片后,管理方便、成本降低,效益自然就提高了。”對于規模經營這本賬,程崗村黨支部書記程文喜算得一清二楚。
程文喜2021年返鄉創業,投資50多萬元購置了收割機、旋耕機、鏟車等,最近還準備購置花生收獲機、紅薯收獲機等農業機械設備。“只有機械多、農具全,才能做好土地托管服務。”程文喜說。
和楊秋英一樣,該鄉很多村民把耕地交給合作社代種、代管、代收,不僅糧食產量提高了、效益增加了,還能在合作社或周邊企業務工。
“近年來,針對許多農民不愿種地、不會種地、種不好地等問題,我們因地制宜探索多種‘保姆式’種田服務模式,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多元融合發展。截至目前,全鄉已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50多個,規模流轉土地1.5萬畝。”該鄉黨委書記段文海告訴記者。
商水縣因勢利導,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推進土地流轉托管,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在惠農政策的推動下,一批新型職業農民應運而生,全縣3237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遍地開花,土地流轉、托管面積達44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
“農民把土地交給我們,每畝可增收200元至500元以上,這對大家來說都很劃算。”在項城市紅旗合作社大院內,收割機、播種機、旋耕機等農業機械設備一應俱全,正在查看農業機械設備檢修情況的合作社相關負責人任瑞華說。
“項城市紅旗合作社因業績突出,今年入選河南省二十佳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名單。”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婁鵬告訴記者,“該合作社擁有各類農機265臺(套),去年開展對外服務312890 畝次。”
近年來,我市提出率先建成農業強市的目標,各地土地流轉、托管加速,農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截至目前,全市有42萬多臺(套)農業機械。全市小麥機收率99.63%,機播率99.56%;玉米機播率96.78%,機收率93.44%,均位居全省前列。2022年,我市成功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同時,我市高度重視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全市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725個,參社社員達7220人,其中355個合作社擁有100萬元以上農機資產。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