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俊濤 文/圖
周口市淮陽區愛心粥志愿者協會旗下有兩個愛心粥屋,分別位于淮陽區龍都大道和康樂路,由李明麗、孫銀祥兩位愛心人士管理、運行。
目前,每天早晨在龍都大道愛心粥屋就餐的人員有100多人,在康樂路愛心粥屋就餐的人員已超過200人。兩個粥屋每天都有近10位愛心人士前來做志愿服務,并為前來就餐的人員提供粥、饅頭和炒菜。
(一)
為讓淮陽中心城區的環衛工人、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吃上溫暖的早餐,曾在鄭州一家愛心粥屋做過3年志愿者的李明麗在志愿者的鼓勵、資助下回到淮陽,幾經周折,于 2016年9月26日在太昊陵附近的龍都大道租了兩間門面房,開了一家愛心粥屋。
愛心粥屋試運營時,因為當地人不了解,沒人來做志愿服務,鄭州愛心粥屋的4位志愿者專程趕到淮陽幫忙。為讓人們來愛心粥屋吃早餐,李明麗就向附近環衛工人介紹,并到太昊陵廣場周邊進行宣傳。盡管試營業第一天下起了小雨,愛心粥屋仍然來了30多位就餐者,這讓李明麗很感動,也給了她堅持下去的信心。
粥屋試運營的第5天,附近居民王艷在了解到愛心粥屋是一項公益事業時,立即決定前來做志愿者,成為了龍都大道愛心粥屋的第一位志愿者。直到7年后的今天,她還在粥屋堅持做志愿服務。
聽說開了家愛心粥屋,環衛工劉彩麗趕了過來,看到情況屬實,飯也不吃了,背著半歲大的孩子,也做起了志愿服務。目前,劉彩麗仍在粥屋做志愿者。
一個月后,周口市第一人民醫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從電視上了解到愛心粥屋的情況后深受感動,于是就到粥屋做志愿者,直到現在。
2017年3月,在愛心粥屋附近居住的退休職工梁中海到龍都大道愛心粥屋做志愿者,直到現在。
(二)
2017年7月,河南祥華安保保安公司負責人孫銀祥晨練時,接連幾天都發現許多老人定時在龍都大道一家粥屋吃早餐。孫銀祥上前詢問后得知這家粥屋是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員提供免費早餐時,他深受感動,立即決定到愛心粥屋做志愿者。
在做志愿者時,孫銀祥對李明麗開辦愛心粥屋的初衷、運營模式、資金來源、管理制度、志愿服務等有了全面了解。幾天后,孫銀祥決定也開一家愛心粥屋,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你在粥屋再做一段時間志愿者,想清楚后再開也不遲。如果開門了堅持不下去,就影響了愛心粥屋的聲譽。”得知孫銀祥作出這樣的決定后,一些志愿者紛紛勸說道。
“龍都大道的愛心粥屋開到什么時候,我的愛心粥屋就開到什么時候。我在粥屋在,錢不夠了由我出。”孫銀祥斬釘截鐵地說。
孫銀祥決定把愛心粥屋的地點定在康樂路一家醫院附近,讓一些家庭困難的人員也能吃上免費的早餐。
(三)
2017年8月,康樂路愛心粥屋正式開門運營。孫銀祥的哥哥孫現祥到愛心粥屋做志愿者,直到現在。
2017年8月,淮陽人社局工作人員樊廷彬和妻子王艷華到康樂路愛心粥屋做志愿者,直到現在。
2017年9月,淮陽稅務局工作人員王振輝到康樂路愛心粥屋做志愿者,直到現在。
2017年9月,在周口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的喬艷琴到康樂路愛心粥屋做志愿者,直到現在。
2017年10月,淮陽教體局退休職工胡麗娜到康樂路愛心粥屋做志愿者,直到現在。
2018年5月,原淮陽縣委組織部工作人員孫慶娟到龍都大道愛心粥屋做志愿者,直到現在。
2019年5月,張巴莊村村民李艷華到康樂路愛心粥屋做志愿者,直到現在。
2020年10月,淮陽第二實驗小學附近一家理發店老板蘇偉到康樂路愛心粥屋做志愿者,直到現在。
2020年12月,在文正學校上學的學生賈茹每逢周末和假期時間就到康樂路愛心粥屋做志愿者,直到現在。
2022年6月,淮陽區政協委員劉華東到龍都大道愛心粥屋做志愿者,直到現在。
淮陽的愛心粥屋開辦后,志愿者來來走走,很多志愿者一直堅持到現在。他們像一顆顆點亮的愛心,匯聚在了一起,讓愛持續溫暖。
(四)
轉眼間,龍都大道愛心粥屋已運營了7年,康樂路愛心粥屋也運營了6年。
隨著志愿隊伍的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向粥屋捐贈米、面、油等生活物資和資金。龍都大道和康樂路上的愛心粥屋均建立了愛心志愿者群,在群里經常有人發愛心紅包資助粥屋,維持粥屋日常運營。一些經常在粥屋就餐的環衛工人、保潔員、保安也會捐10元、20元,80多歲的老人大清早騎著三輪車到粥屋捐獻現金,還有不知名人士往愛心粥屋門縫里塞錢,經常有附近居民捐出家里的蔬菜……
兩個粥屋能運營到現在,是志愿者們的堅持。在堅持做一件事的過程中,孤獨、寂寞、困難都會成為前進的阻力,只有咬緊牙關、耐住寂寞、拒絕誘惑,才能夠將這條路走下去。
李明麗開辦愛心粥屋的費用大都來自愛心人士的資助。目前,在眾多愛心人士的幫助下,人們向龍都大道愛心粥屋捐獻的物品和資金與平時支出基本持平。孫銀祥開辦的愛心粥屋多是靠他的積蓄,由于就餐人員較多,他每月要補貼6000元左右。
(五)
眾多的愛匯聚到一起就成了河。
近年來,為關愛環衛工人,淮陽區政府每天早晨在固定地點為環衛工人提供早餐,在愛心粥屋就餐的多為附近的老人、保安、保潔員等。
社會上也有一些人不理解,認為愛心粥屋性質變味了,但志愿者告訴記者:“老年人手腳不靈便,做飯成了難題,早上能吃上熱乎飯,對他們來說就是解決了大問題。另外,來這里吃飯的多為老年群體,他們有共同語言,可以說說話、聊聊天,緩解一下孤獨感。心情好了,飯量也大了,一些老人明顯胖了許多。”
每次就餐前,志愿者會向前來就餐的人員講解近段時間愛心粥屋的捐助情況,引導大家常懷感恩之心,感恩黨、感恩國家。志愿者也會聚集到一起宣讀誓詞:我自愿加入志愿組織,熱愛祖國……
有些老人在家里脾氣很暴躁,但在愛心粥屋就餐一段時間后,不但心情好了、氣順了,脾氣也平和了許多。
一些志愿者的行為也有所改變,以前在家吃飯吃不完就倒掉了,自從在愛心粥屋開展志愿服務后,再也沒有浪費過糧食。
愛心粥屋不僅向外界傳遞著愛,更傳遞著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②18
后記:我在粥屋在
“我在粥屋在。”采訪孫銀祥時,他脫口說出這句話,竟讓我想起電影《英雄兒女》中的英雄王成。
“我會堅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當問起李明麗今后的打算時,她的回答如出一轍。
還有那些可愛可敬的志愿者,當他們了解愛心粥屋后,都不假思索地加入進來,并且一直堅持至今。那些捐出10元、20元的保潔員、環衛工,那些從門縫塞進現金的不知名人士,那些從家中拿來蔬菜的蹣跚老人……一直都在感動著我。
多年前我就思索過這樣的問題,那些義無反顧并一直堅持的志愿者,是什么樣的精神在支撐著他們。現在我突然明白,那是每個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百折不撓、堅韌不拔、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種信念。②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