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06qiy"><pre id="06qiy"></pre></ul>
  • <ul id="06qiy"><tbody id="06qiy"></tbody></ul>
  • <strike id="06qiy"></strike>
  • 
    
  • <ul id="06qiy"></ul>
    2023年11月08日
    第04版:特別報道 PDF版

    用赤子之心講好周口故事

    黃可可

    何晴

    李昊(左)

    袁琦

    喬小納

    任雪源

    秦慕嬋

    王敬

    田源

    唐麗娜

    核心提示 記錄偉大時代,唱響奮進凱歌。2023年11月8日,第24個記者節如約而至。在中共周口市委宣傳部組織的周口市“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中,來自全市新聞戰線的21位工作者用心用情講述了一個個“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鮮活故事,展現出我市新聞戰線在重大新聞事件中取得的豐碩成果和新聞工作者履職盡責的良好形象。黨的二十大以來,周口錨定“兩個確保”,深入實施“十大戰略”三年行動計劃,謀振興、促崛起、求跨越、爭出彩。周口廣大新聞工作者汲取平凡崗位中的不平凡力量,觸摸社會快速發展的強勁脈搏,彰顯出新時代黨的新聞工作者的精神風貌和價值追求,以新擔當新作為傳播周口聲音、講好周口故事,為推動周口高質量發展交上一份生動的實踐答卷。

    記者的榮光 永遠在前方

    本報評論員

    新聞記者是時代的瞭望者、歷史的記錄者,是正義的守望者、溫暖的傳播者,是發展的見證者、改革的推動者。本屆周口市“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選拔賽的成功舉辦,既讓我們看到周口經濟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又讓更多人關注到記者“記錄社會百態,書寫時代之聲”的職業特性,更讓人們直觀感受到由一段段文字、一張張照片、一幀幀視頻匯集而成的奮進力量。當“好記者”、拿“真本事”、講“好故事”,是記者的職業定位,也是新時代賦予記者的崇高使命。

    當好記者,要腳下有泥,心中有光。新聞界前輩范長江曾指出:“一個記者,如果能為一個偉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的確,記者應自覺筆下千鈞重、肩頭萬斤擔,豎起筆桿、拿起話筒、扛起攝像機,深入基層一線調研、采訪,與采訪對象零距離、面對面、心貼心。

    拿真本事,要講真報實,貼近民意。比賽中,記者們講述的一個個故事,都體現著他們“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職業精神和專業素養。一個個故事雖然不同,但有著同一種底色,那就是關注群眾“急難愁盼”,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走進田間地頭“采鮮菜”,到基層一線“抓活魚”,創作思想深刻、真實可信、文筆生動、親切有味的優秀新聞作品。

    講好故事,要保持初心,勇于擔當。面對瞬息萬變的新媒體時代,作為新聞媒體人,要深刻領會“兩個確立”,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牢記新聞輿論工作“48字”方針,落實“四向四做”要求,不斷增強“四力”,撲下身子、沉下心思、深入一線,創作更多“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作品,記錄偉大時代,講好周口故事。

    紙上春秋,見證時代進步;筆底波瀾,推動社會進程。長期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廣大新聞工作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舉旗幟,堅定信念,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正確把握輿論導向,扎根三川大地,推出了一批又一批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和融媒產品,匯聚起新聞工作者同心筑夢的磅礴力量。

    河南日報社周口分社記者李昊:從一束光到一群人

    記者 王永劍

    不是在新聞現場,就是在趕往新聞現場的路上,河南日報記者李昊是周口奮進的書寫者、記錄者。11月6日,他講述了一個傳遞“光與希望”的故事。

    新疆喀什市與疏勒縣之間的草湖鎮,大部分地區人煙稀少、交通閉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軍墾戰士在這里拉起軍墾第一犁,才給草湖鎮帶來了活力。

    70多年來,在國家號召下,河南省多次抽調干部群眾支援新疆。草湖鎮在河南援疆干部的幫助下,逐漸發展起來,變得越來越好。

    維吾爾族同胞伊敏江也在漢族朋友的幫助下,學會了開貨車,月收入從以前打零工的五六百元,“躥”到一兩萬元。

    2021年7月下旬,通過媒體看到河南遭受洪水侵襲、周口汛情,深受觸動的他當即決定:救援設備送不了,吃的用的,不管多遠,一定要親手送到受災河南鄉親手中!

    7月24日,帶著180名維吾爾族打馕人加班加點烤出的1萬個馕,以及當地河南老鄉捐贈的140條被子、3萬多元善款,伊敏江一行三人驅車從喀什出發,一路向東,沖向了河南周口。他們爭分奪秒、輪換開車,除了加油、吃飯,心中想的就是把物資盡快送到周口。

    7月27日早上,伊敏江他們抵達扶溝,兩天半跑了將近9000里路。這場愛的“急行軍”,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途中的每一個人。

    7月28日上午,《一萬個馕 九千里路》圖文視頻在河南日報客戶端率先發布,隨后經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央媒二次傳播,引起廣泛關注。 相關微博話題先后登上喀什熱搜榜、周口熱搜榜,3天之內閱讀量超1000萬。

    李昊說,他遇見過許多和伊敏江一樣的人。這些人,這些事,就像一縷縷微光,匯聚在一起,散發出照耀人心的光輝。他們的感人事跡,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河南人、周口人的眾志成城。他將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一路銘記,一路收獲,一直前行,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與大家一同分享令人感動的人和事。

    周口廣播電視臺記者袁琦:用微光照亮周口文化傳承之路

    記者 何晴

    在周口市“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選拔賽中,周口廣播電視臺記者袁琦分享了自己和《考古周口》的故事,贏得全場媒體同仁的喝彩,獲得一等獎。

    2021年2月19日,《考古周口》第一期節目《神秘古城平糧臺》如期播出。袁琦坦言,這是她工作以來接到的最具有挑戰性的一檔欄目。

    “對考古專業知識的不熟悉,對周口歷史文化遺跡的不了解,以及如何生動地將周口真實的歷史講述給廣大觀眾,對我們做這檔節目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我需要在大量資料中篩選出精準的、有趣的信息,讓扁平化的內容更好地呈現給觀眾,這是在撰稿時最難完成的事。”袁琦說。15期節目,近兩年時間,袁琦不斷看書、查閱相關資料、請教考古學專業老師和周口的文化學者,逐漸掌握了越來越多的考古知識。

    “我們做這檔節目就是為了向大家展示生動真實的周口歷史,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周口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袁琦說,“我們拿著話筒、扛起攝像機,從4600年前最早的方正之城平糧臺開始,走過了天‘夏’糧倉時莊;來到渦水岸邊問道老子,又在關帝廟里領悟誠信溫良,在大程書院聆聽千年前的書聲瑯瑯,在太昊陵感受神話與歷史的交融;隨后走進只有13歲卻承載了幾千年文化期盼的周口市博物館,穿越千年煙云,尋脈魅力周口。”

    “把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傳播出去,我們媒體人責無旁貸。”袁琦說,節目播出后不久,北京的幾位考古界專家給予了高度評價,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了《考古周口》。2021年4月,袁琦團隊接到了一個好消息:時莊遺址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可以說《考古周口》為時莊遺址的入選貢獻了一份不可忽視的媒體力量。我覺得,我們在做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

    “能講述家鄉歷史文化遺跡背后的故事,為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添磚加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平凡如我,渺小似微塵。作為‘文化周口’的一名記者,未來,我將繼續立時代潮頭,發時代新聲,賡續周口歷史文脈,堅定中國文化自信。”袁琦動情地說。

    周口日報社記者喬小納:持續關注年輕人在非遺傳承中發揮的力量

    記者 何晴

    近日,在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周口市“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選拔賽中,周口日報社記者喬小納以《這雙手托起非遺的重量》為題的演講,榮獲一等獎。

    “2022年我遇見她,2023年我講她的故事。我們都擁有好運氣,在我剛好是一名記者的時候遇見一名很少見的年輕非遺傳承人,總得做點什么。我們都趕上好時候,恰逢這個重視非遺傳承、重視傳統優秀文化的時代,正當其時就要有所作為。這是文化自信的勝利!”這是喬小納在結束選拔賽后,所發的微信朋友圈內容。

    喬小納朋友圈內容中的“她”,便是此次演講故事的主人公——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匯區空心掛面制作技藝”第六代市級非遺傳承人姚芳雨。

    談及二人的相識,喬小納回憶道:“去年2月23日,她剛被評選為2021‘河南非遺年度人物’。本打算簡單寫個消息稿,但當我看到她那雙與實際年齡不相符的手時,我瞬間明白,這其中定有可挖掘的好故事。”

    “采訪過程中我得知,28歲的姚芳雨在8年多的時間里幾乎每天都在作坊里和面、揉面、盤面、繞面,她的雙手就在面粉和水的磋磨中變粗的。”喬小納被其深深感動,先后采寫出三篇深度報道在《周口日報》連續刊發,一位年輕的、執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形象躍然紙上,很多讀者在讀完報道后,拿著報紙找到了姚芳雨的掛面莊。

    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彌足珍貴。正是對“記者”這個職業的熱愛和堅持,讓喬小納與《周口日報》相伴4載后,還保持著剛入職時的初心和激情。“我講述的姚芳雨堅持傳承非遺手藝的故事沒有句號,她的傳承之路與我的記者生涯都在繼續。以她為代表的新生代非遺傳承人,讓周口這片非遺傳承的熱土充滿希望。”她說,“我會一直關注‘道德名城、魅力周口’建設,關注年輕人在非遺傳承中發揮的力量,通過不同的方式和平臺,把更多屬于周口的‘好故事’講給人們聽。”

    項城市融媒體中心記者任雪源:點滴感動匯聚堅守力量

    記者 王永劍

    這些年,項城市融媒體中心記者任雪源在新聞實踐中堅守媒體人的責任和使命。

    心中有光,筆下有情,傳播正能量,感化更多人,是媒體人的使命。今年3月20日上午,她在工作群里看到了兩張圖片,內容是“項城市第一例造血干細胞匹配成功”。她和同事立刻趕往醫院報道此事,并持續關注。5月16日13時,在河南省人民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她和同事見證了捐獻者用一名老兵的頑強意志,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不適,硬生生地扛了5個小時,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為千里之外的一名血液病患者“續航”生命。

    他們將這篇報道命名為《一場生命的對話》,在全媒體播發,短時間內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而更讓她和同事們感到自豪的是,《一場生命的對話》被評為“學習強國”2023年春季、夏季全國縣級融媒優秀作品。項城云、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相繼發布的8個短視頻新聞,收獲了廣大網友的點贊。這更堅定了她要“寫有溫度的新聞、做熱血沸騰的記者”的初心和信念。

    弦歌不輟,砥礪前行。新時代的路上,任雪源依舊會腳踏實地,奮勇向前,用紙筆、電腦、相機、手機,講好項城故事,傳播項城聲音。

    編織錦繡未來

    周口廣播電視臺記者 黃可可

    周口市鹿邑縣“瓷娃娃”姑娘王妙榮獲2022年度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人物稱號,得知這一消息,我真替王妙感到高興。

    今年31歲的王妙,自幼罹患脆骨癥,被稱為“瓷娃娃”。2015年,在父母的陪伴下,王妙到天津求醫。在治療和康復期間,她加入了一個“瓷娃娃”互助組織,和病友們一起學習手工編織。偶然的機遇,王妙發現自己編織的中國結能夠賣錢,這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她的世界。

    經過治療,病情好轉的王妙回到家鄉,繼續鉆研創新編織手藝。她的雙手越用越靈巧,她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大型手工展獎項,她成功申請了鹿邑縣縣級非遺項目——王妙勾繩編織技藝。

    2019年,王妙成立了編織藝術工作室。2021年10月底,她接到一批標準要求非常高的花束訂單。樣品通過檢驗后,王妙和工作室的姐妹開始趕制5000朵繡球花和1300片月桂葉子。寄出第一批成品后,王妙才得知這些花朵是用于冬奧會頒獎典禮的“絨耀之花”。

    此后的兩個多月,王妙和姐妹們每天都用十幾個小時認真編織。大家把祝福密密編織在絨線花里,希望全世界的體育健兒奮勇拼搏,賽出風采,一起向未來。每當看到運動健兒站在最高領獎臺,揮舞著永不凋謝的“絨耀之花”,守在電視機前的王妙和姐妹們倍感自豪。

    現在,王妙工作室團隊的成員越來越多,當地更多留守婦女也加入了進來。

    從個體的自立自強到群體的共同發展,從依靠社會幫扶到造福社會大眾,還有很多像王妙一樣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殘疾人朋友。作為一名記者,我有責任和義務去記錄、展現他們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風采。 (記者 李艷華 整理)

    永遠的新聞戰士姜鴻起

    周口日報社記者 何晴

    與普通采訪不同的是,我從沒有見過我的這位采訪對象,但他的故事卻一直深深影響著我。

    他叫姜鴻起,1920年出生于扶溝縣韭園鎮太康營村。“七七事變”后,他踴躍參加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8年8月,經彭雪楓將軍推薦,姜鴻起來到延安抗大學習,畢業以后被分配到《拂曉報》工作。在這里,姜鴻起一手握筆,一手拿槍,成為一名新聞戰士。

    在扶溝縣姜鴻起烈士紀念館,我聽到了姜鴻起老前輩“夜半要饃”的故事。

    一天深夜,正在挑燈夜戰的姜鴻起,突然站起來輕輕晃醒同事說:“有饃嗎?給我吃點,我餓得實在撐不下去了。彭師長寫的一篇重要社論,明天早飯后一定要見報,我現在還沒刻完。”

    同事起身給他找來了兩個窩窩頭。他馬上接過來塞到嘴里。同事急忙阻攔說:“都凍成冰蛋子了,你烤烤再吃。”

    姜鴻起卻脖子一伸,咽下一大口,指指肚子,風趣地說:“來不及了,就在這里烤吧。”

    1940年,《拂曉報》作為中國抗戰報紙,在法國巴黎舉行的萬國報刊博覽會上展出,引起轟動。姜鴻起以筆為槍,講述了中國人民與日寇血戰到底的故事,得到了國際友人對中國人民抗戰的同情與支持。這一年,他剛滿20歲。

    1944年,姜鴻起決心到一線去戰斗,他與同事約定:“等革命勝利了,我再回來當記者。”

    1945年起,姜鴻起來到對敵斗爭的最前線。1948年,他在扶溝縣城南小何莊犧牲,年僅28歲。

    老前輩,你說,等革命勝利了,重新回到報社當記者。這個愿望,我們來替你完成。我們新時代的新聞工作者,一定會賡續新聞使命,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中國故事,做一個讓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記者。

    向下扎根方能向上生長

    淮陽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秦慕嬋

    新聞記者要深入基層,尋找那些或感人至深、或催人奮進、或引人深思的好新聞。

    2021年3月的一天,我們收到一個香菇種植戶發來的求助信息,稱自家種植的10噸香菇遇到銷售難題。看到信息,我們立刻與種植戶聯系,前往現場采訪,并以圖文、電視新聞、短視頻的形式在融媒體中心媒體矩陣上發布出來。

    第二天,我們還邀請了十幾位本地正能量“網紅”一起進行宣傳。沒想到,不到3天,種植戶便打來電話說10噸香菇已經銷售一空。為了表示感謝,他特意制作了一面錦旗送到了我們單位。

    通過這件事,我認識到,民生新聞報道也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一種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單位領導的支持下,我們上線了《融媒幫忙》欄目,只要群眾有需要,我們就會去幫忙。

    2021年11月,淮陽區各鄉鎮種植的蘿卜大量上市,銷售遇到困難。我們隨即開啟半個月的助農活動。在田間,我們不僅幫助農戶與前來收購蘿卜的客戶對接,人手不夠的時候還幫忙裝車。這場助農活動我們共幫助農戶賣出上千萬斤蘿卜。

    作為基層媒體工作者,我們一定要“善跑”,跑到基層去,跑到群眾中去,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創作出更多有溫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好作品。(記者 李艷華 整理)

    “馬上就辦”辦就辦好

    項城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敬

    “馬上就辦”維權熱線的登記本上,登記著群眾通過“4266936”熱線反映的各種問題。像這樣的登記本,我們共有20多本。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一一回復,并聯系相關職能部門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采取直播的方式現場解決。

    2021年的一天,“馬上就辦”欄目組收到一條來自項城市付集鎮于寺村的尋人求助信息,希望能夠幫助年邁的母親,尋找1994年在廣東茂名走失的女兒。

    欄目組立即聯系項城“寶貝計劃”的工作人員,把被尋人的信息入庫比對,進行全網尋親。近30年的分離,到底還有多少有價值的線索呢?但在尋親這件事上,即便只有1%的可能性,我們也要用盡100%的努力。

    很快,廣東茂名傳來了消息。我們趕緊聯系當地警方,進行人像對比,終于得知被尋人的下落。年邁的老母親眼淚縱橫,哭著說:“沒想到,我還能活著見到我的女兒!27年啦,我眼都哭瞎了,可找著我的孩兒啦……”

    重陽節這天,父母終于盼回了失散多年的女兒。“馬上就辦”尋親特別報道見證“大團圓”。

    只要是群眾反映的事兒,即便再小也是大事兒。5年多來,“馬上就辦”聯動30多個職能部門,幫助群眾解決2.5萬多件煩心事,贏得了群眾認可。不久前,“馬上就辦”榮獲第四十屆河南新聞獎一等獎。

    “馬上就辦”,辦的是群眾事。不管今后的路有多遠,我與“馬上就辦”始終并肩前行,繼續幫助群眾解決難事、愁事、煩心事。 (記者 李艷華 整理)

    我在鄉村看振興

    鹿邑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田源

    近年來,作為基層新聞工作者的我親歷親見了許多振奮人心的鄉村故事,這些故事既展現了中國速度,也展現了中國力量。

    3年前,鹿邑縣太清宮鎮后雙行政村村民李萬峰決定回鄉發展,帶領家鄉的父老鄉親共同致富。

    從早年外出務工,到后來在外做生意,再到如今回歸家鄉,50多歲的李萬峰經歷了從包工頭到村黨支部書記的角色轉變。

    李萬峰說,帶領村民增收致富,就必須得有好項目。他帶領村“兩委”班子考察、研究,決定發展肉牛養殖。在太清宮鎮黨委、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養牛項目從確定、選址、建設到最大存欄量可達1.5萬頭的后雙肉牛養殖場實現投產,用時不到一年。

    養殖場建起來后,后雙肉牛養殖場與河南農業大學溝通對接,簽訂了校企聯辦協議。畜牧專家進廠把脈問診、釋疑解惑、靶向支招,并與縣食品龍頭企業建立利益聯結“雙綁”機制,探索出“一戶一牛”帶富模式,即帶動周邊群眾以“購牛入股、托管寄養”參與肉牛養殖分紅。

    后雙村的肉牛養殖、綠色生態水果種植采摘等項目,利用“電商+直播+農產品”新業態,實現了農民增收,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萬元。鄉賢返鄉創建了家具廠、文具廠、家紡廠、食品廠等多個企業,吸引了全村80%的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后雙村黨支部被省委評為“五星”黨支部。

    后雙村的故事僅僅是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小小縮影,展現了基層干部群眾用勤勞雙手改變鄉村的干勁。我要繼續記錄鄉村振興過程中基層發生的故事,把萬畝良田的豐收景象、環境宜居的鄉村小巷、產業興旺的累累碩果、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用鏡頭告訴觀眾。 (記者 李艷華 整理)

    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夢想

    商水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唐麗娜

    2023年度“全國十佳農民”評選結果揭曉,52歲的商水縣天華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天華榜上有名。這是我市農民首次獲得這一殊榮,也是今年全省唯一獲此榮譽的農民。

    踏實、能干、有想法,是我給劉天華貼的標簽。我開玩笑說:“你和民樂宗師劉天華同名,人家的代表作《光明行》可是享譽全世界!”劉天華嘿嘿一笑:“咱就是個農民,干農業就是‘光明行’。前途光明,肯干就行。”

    還記得,2008年,開始承包地的劉天華在一次外出考察時,對3個人就能種1萬畝地的“超級農田”模式羨慕不已。十幾年間,靠著肯干,劉天華確實實現了農業“光明行”。他的合作社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基地”。劉天華也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全省種糧大戶”“全國十佳農民”等榮譽稱號。

    2022年9月12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耕耘之路 我這十年》。29歲的劉記森是這期節目的主人公,他以樸實的語言講述和父親劉天華一起種糧的故事。 “干農業,咱90后也是專業的。我們有信心當好領頭羊。”皮膚同樣黝黑的劉記森臉上寫滿了自信。

    為“中國碗”裝滿“中國糧”,在惠農政策的滋潤下,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應運而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遍地開花。我們要用筆記錄歷史,用鏡頭見證時代變遷,用真情感受百姓冷暖。 (記者 李艷華 整理)

    2023-11-08 1 1 周口日報 content_217576.html 1 用赤子之心講好周口故事 /enpproperty-->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岳的奶大又白又胖| 亚洲乱人伦在线|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电影网|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97|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噜噜噜私人影院| avtt天堂网手机版亚洲| 好紧好爽好大好深在快点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片在线观看| 脱了美女内裤猛烈进入gif| 国产情侣91在线播放| 99re最新视频| 我的3个美艳馊子白莹小说 |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小说|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chinese国产xxxx中国|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 女大学生沙龙室3|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欧美高清区| 亚洲欧美日韩闷骚影院| 美女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潮流水| 2021乱理片宅它网|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一级特级黄色片| 日本视频www色| 亚洲性图第一页|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