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吳繼峰
◎在《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中,圣哲老子指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九層之臺”“千里之行”這些遠大的事物、宏大的目標,無不發端于“毫末”“累土”“足下”。荀子在《勸學篇》中也提出了和老子相近的觀點。荀子堅信“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而且篤定地認為“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老子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強調的是要立下“千里之行”的理想,是堅持日進日新的躬行,是實現“道法自然”的積累。
推動工作、打拼事業,一帆風順的概率是不大的。創意有了,想法有了,但是想到世事難料、前路多艱,越發覺得心里沒底,不少人還沒邁出第一步,就打起了退堂鼓。那些本來還不錯的思路、點子胎死腹中,終致日復一日碌碌無為。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創業艱難百戰多,這是常態。但是只要我們勇敢地邁出第一步、踢開頭三腳,并以堅持不懈的恒心和毅力向著心中的目標篤行,那就“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在《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中,圣哲老子指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九層之臺”“千里之行”這些遠大的事物、宏大的目標,無不發端于“毫末”“累土”“足下”。荀子在《勸學篇》中也提出了和老子相近的觀點。荀子堅信“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而且篤定地認為“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老子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強調的是要立下“千里之行”的理想。老子的無為思想,并不是讓我們渾渾噩噩、無所作為,而是要告訴我們怎樣做才能順應自然、日積月累,怎樣做才能水到渠成、達到目標。理想如火種、明燈,能引領我們以積極的心態走出平庸,實現多彩人生。沒有理想的生活,猶如一潭死水,波瀾不興、毫無生機。沒有理想的人,心似枯井,人生也是灰暗的。“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古今中外的偉大人物、杰出人才,莫不是矢志不渝地堅守著自己心中的理想,正是這些偉大的理想,照亮了他們的前行之路,指引著他們九死不悔、拼搏奮斗,最終實現了偉大的抱負。
老子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強調的是堅持日進日新的躬行。唐代有位禪師,他的修行方式很特別,不住寺廟,不住庵棚,而是在大樹上搭一個像鳥窩的棚子,人稱“鳥巢禪師”。唐元和年間,時任杭州太守的白居易,聽聞鳥巢禪師之名,于是前去拜訪。白居易問:“吾自小學佛,幾十年來,還沒有入門之處,請師父指教‘什么是佛法大意’。”鳥巢禪師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白居易笑了,說:“這不過是三歲孩童都會說的道理,何必用這教訓我這個老頭子呢?”鳥巢禪師說:“這的確是三歲孩童都會說的道理,可惜許多八十老翁也沒有做到啊!”鳥巢禪師這一席話,放在今天仍然值得人們深思。“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口中日行千里,腳下不邁一步,什么理想、什么愿景也不過是鏡花水月,什么創意、什么思路也不過是紙上談兵。
老子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強調的是實現“道法自然”的積累。老子提倡立言立行、日進日新,但是他并不鼓勵任性而為、盲動蠻干,而是強調要遵循“道法自然”之原則。老子教導我們要做到心中有理想、前進有目標,但也明確反對好高騖遠、心浮氣躁。“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做事情三分鐘熱度,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看似干得熱火朝天,到頭來哪一件事也干不好。定目標不切實際,違背規律去干,做起來必然不接地氣、沒有頭緒,妄想挾山超海,也只會讓我們碰得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