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
本報訊(記者 李偉 王慕晨)“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千年之前,唐代詩人張志和暮春時節泛舟西苕溪,描繪了桃花水漲、鱖魚肥美。千年之后的今天,沈丘縣馮營鎮李寨村工廠化循環水鱖魚養殖基地項目開工建設,開啟了水產養魚新模式,以科技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作為周口首個鱖魚智能養殖項目,李寨村工廠化循環水鱖魚養殖基地項目總用地面積27851平方米,總投資約3800萬元,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占地20畝,投資2380萬元,建設6棟溫室養殖大棚,投入12套標準化陸地循環水養殖設備及配套設施。不同于傳統養魚,該項目運用漁業工程與機械技術、新材料技術、微生態調控技術、數字化管理技術等高新科技,實現養殖過程全程智能化控制。“12套循環水養殖設備服務72個陸基圓池,每個魚池都配置有自動投料、增氧、控溫的機器,確保水溫在23℃以上。采用這種技術養殖的鱖魚長得快、品質好,比傳統養殖的口感更好。”李寨村黨支部書記李士強說。
李寨村工廠化循環水鱖魚養殖基地項目(一期)預計2024年6月1日前建成投入使用,將養殖鱖魚、皇帝魚兩種名貴品種魚。據李士強介紹,該項目單套設備占地460至600平方米,需300立方米水體,平均每立方米水體養魚70至80斤,單套產量相當于20畝傳統魚塘的產量,每斤魚凈利潤在9元左右,每畝收益是傳統農作物的幾百倍。項目一期年產值可達1600萬元,年利潤可達400萬元,直接安排就業15人,帶動就業30至50人,全體村民均可入股分紅。該項目具有占地少、養殖密度大、產量高、品質優、風險低、帶動能力強、節水節電、質量可追溯、污染零排放、變廢為寶、魚菜共生等顯著特點。
工廠化循環水鱖魚養殖基地項目是科學的土地利用,實現“南魚北養”、豐富中原人民高品質生活的有效路徑。“我們將借助李寨村工廠化循環水鱖魚養殖基地建設,升級打造李寨高水平、現代化農業產業基地,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我們將充分發揮智能漁業養殖基地的示范引領作用,肩負起‘做優一個產業、引領一方經濟、帶富一方百姓’的歷史責任,毫無保留地將我們行之有效的產業發展模式,無償向廣大農區輸出,供更多的鄉村借鑒和復制,示范帶動周邊地區設施養殖業和現代農業快速發展。”李士強說。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