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治衛
12月12日下午,記者在天華種植專業合作社見到劉天華時,他正帶領工人包裝干芝麻葉。雖然時下是農閑時節,但他依然很忙碌。“干芝麻葉綠色環保、清香可口。昔日的鄉村季節菜,如今成了市民食用的解膩佳品,銷售形勢十分好。”劉天華拿著剛剛包裝好的產品說。
今年52歲的劉天華,是商水縣魏集鎮許寨村村民,也是全國十佳農民、全國勞動模范、河南省種糧大戶、商水縣天華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劉天華在學習中深刻地認識到,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就要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帶領群眾一起致富。
為此,劉天華著眼國情省情縣情特點,著眼農業經營方式變革,著眼農民生活方式改變等,以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為目標,不斷創新經營方式,探索形成了適應當地生產需要,深受小農戶歡迎的生產服務模式,推動了農業生產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促進了農業增效、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穩定了“合作社+ 農戶”菜單托管服務。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通過單環節、多環節和全程托管,為農戶提供耕、種、防、收等生產服務,較好地解決了“誰來種地”問題,讓小農戶享受到了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和服務,促進了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
擴大了“合作社+ 村集體+ 農戶”整村托管服務。與11個村簽訂了農業生產托管協議,對約2.7萬畝耕地進行全程生產托管。村集體負責監督、看護,合作社負責技術、管理和生產服務,在對貧困戶免費基礎上,村集體經濟組織獲得30%收入分成。這種模式提高了村集體參與積極性,破解了土地碎片化現狀,實現了規模化生產,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去年平均每村分紅 3.5萬多元。
拓展了“糧食銀行”產后托管服務。以解決小農戶糧食存放和增值為目的,開展糧食儲存業務,一方面解決了農戶儲糧損毀嚴重、糧價波動風險和缺少糧食存放空間等問題,另一方面,通過賣出糧食變現資金,滿足了合作社經營、發展的需要,促進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目前,天華種植專業合作社成員有400多戶,固定資產達2400萬元;認證了4萬畝綠色優質糧食產品種植基地,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芝麻等,其中土地流轉面積6000多畝,托管土地3.44萬畝,輻射帶動周邊5個鄉鎮30多個行政村4000多戶農戶,平均每畝托管收益比一般農戶多570.5元。
“下一步,我將緊緊依托國家的好政策,乘著鄉村振興、農業強縣的東風,繼續發展壯大合作社規模,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力度,讓農民變‘股民’,土地變資產,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劉天華信心十足地說。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