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會館文化溯源
□記者 喬小納
“瓷坊耀彩”,曾經是周口八景之一,描繪的是江西商人在江西會館建的一座瓷磚牌坊,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的景象。
江西會館,又稱萬壽宮, 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如今已不復存在。2009年7月,周口市文物勘探隊在川匯區文昌大道北側原風機廠院內發現江西會館遺址,發掘出獸脊、青磚、紅石塊、青花瓷片和三彩陶片、瓦當等。江西會館青磚正面刻隸書“萬壽宮”三個字,在周口市博物館館長周建山的辦公室里就藏有一塊,用手一掂有點沉。“當然沉了,這里蘊含著200多年的時光和周口曾經作為商業重鎮的歷史分量。” 周建山說。
明清以來,伴隨著江西農民與商人出省的腳步,萬壽宮也遍布各地。據史料記載,周口的江西會館占地30畝,館內建有照壁、花戲樓、八卦亭、東西廊房、瓷磚牌坊和大殿。照壁上刻有寓意祥和的圖案,花戲樓兩側有樓梯,方便演員進出,戲臺中央被類似屏風的木板隔開,兩側掛有布簾,被稱為“出將入相”。花戲樓屋脊、壁柱上的裝飾精致美觀,不僅體現了古代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和獨具匠心,也證實了江西會館有一定的經濟實力。
歷史上,會館除了起到維護同鄉商人利益的作用,還凝結著鄉愁。江西產瓷,故江西老表們就把這一“特產”用一種別樣的方式展示在周口父老鄉親面前。據周建山介紹,江西會館的牌坊雖為木質結構,但對著大殿的一面,全部用質地潔白如玉的景德鎮瓷磚鑲嵌,共計260塊。這些瓷磚有青花、古彩、堆彩、雕鏤、填彩等多種類型,上面的圖案有栩栩如生的花鳥魚蟲、珍禽異獸、神話人物、歷史英雄、彩戲雜耍等。此牌坊經陽光一照,“流光溢彩”這個詞瞬間不再抽象,而是成為實實在在的景象,著實能讓當時很少見到瓷磚的周口人“開開眼”。“瓷坊耀彩”能成為周口八景之一,足見江西會館這件大型瓷磚牌坊在周口散發的光彩、對來往客商造成的震撼。
會館,是“聚會公議之地”,所議內容包括商務、行規、會館事務、祭祖演戲等。歷史上,每逢祭祀慶典活動,會館都要辦會,還襄辦四時慶典活動。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每逢這樣的時刻,江西同鄉便在會館歡聚一堂,供桌上點上香燭,擺上美酒佳肴,擊鐘鳴鼓,行三跪九叩之禮。上世紀60年代末,江西會館就被拆除,它的輝煌留存在史料中和周口市博物館的一方瓷磚上。
在該館3樓的“逐波興埠”板塊,展出一印有“周口萬壽宮”字樣的瓷磚,上面繪有五個人物,中間一員大將騎馬揮槍,兩名前鋒執盾牌揮刀沖刺,后面兩名壯漢執旗而立,個個神態飛揚、形象飽滿,像是下一秒就會從瓷磚中蹦出來,還原那個金戈鐵馬的時代。該瓷磚是原西華縣文物管理所舊藏,2011年撥交至周口市博物館收藏。此物呈長方形扁平狀,長35厘米,寬28.7厘米,器身施青白釉,四角各一圓孔,歷經200余年滄桑依然色彩明亮,圖案、字跡清晰可見。 僅此一片就可想像出當年的“瓷坊耀彩”是怎樣讓人過目難忘。
昔日江西商幫的輝煌與他們的會館一道隨著沙潁河水向東流去,如今周口站在新的起點,緊緊抓住大力發展內河航運的歷史機遇,打造魅力港城,重新以“臨港新城、開放前沿”的姿態擁抱八方來賓!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