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高洪馳 通訊員 焦梓洋)“這幾天忙得真是整夜都沒睡覺。”2月19日,在沈丘縣白集鎮物流服務站,李柯鑫一邊捆綁著包裹一邊開心地說。
隨著市場化的提升,農特產品種植面積越來越大,種類越來越多,但是在產量增加的同時,銷路卻成了問題。“好多農產品城市人買不到,農村人賣不出,不僅經濟效益提升不了,也打擊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白集鎮宣傳委員、副鎮長楊豪說。
為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2022年底,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沈丘縣商務局依托縣電子商務平臺拓展銷售渠道,大力培育網絡達人開展線上銷售,實行“電商+農戶”銷售模式,試行打造“電商村”,把白集鎮劉樓行政村選定為試點村之一。
李柯鑫是該村一名返鄉大學生,在家從事電商直播帶貨。他說:“開網店并不難,村里有幾十種農特產品,城里的客戶要什么,我就供什么。”
2022年,白集鎮以“兩堂三中心”為依托,著力打造集休閑娛樂、科技傳播、文化學習等為一體的綜合服務體,劉樓行政村的電商直播基地就是以“兩堂三中心”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在電商直播基地建設過程中,鎮政府一站式配齊商品展示架、辦公桌椅、補光燈等直播和電商運營的硬件設備,可“拎包入住”,不僅豐富了“兩堂三中心”的內涵,還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農村市場。
“開始只是聽說過商品可以放在網上銷售,卻不知道從何處入手。”黃浩是劉樓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23年,他辭去外地工作回到家鄉開始經營網店,由于不懂銷售技巧,舉步維艱。后來在縣商務局的幫助和扶持下,黃浩很快掌握了電商技巧,成為一名網絡銷售達人。在他的帶動下,劉樓村的電商隊伍迅速擴大。
“去年‘雙十一’當天,劉樓村直播銷售農特產品3000多件,每30秒就發出一份快遞。”白集鎮鎮長鄭玲說。目前,在白集鎮僅劉樓行政村就有電商21家,去年西瓜醬豆、紅薯粉條、手工焦饃、手工油炸麻葉、芝麻鹽等當地農產品快遞發件量達到10萬件,年網絡銷售額突破200萬元。
目前,沈丘縣建起了電商園區,在農村布局了物流站點。縣商務局也緊緊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在培育50個電商村的基礎上,創新打造了7個引領能力強、帶動作用大、輻射范圍廣的電商示范村,劉樓村成為其中之一,初步形成了“縣城有基地、區域有場景、鎮村有主播”的電商直播生態圈。截至2023年年底,沈丘縣網絡銷售額100萬元以上的電商村達到了15個。
在距離劉樓行政村不足一公里的地方,年前落成的白集鎮物流服務站里,自動化、標準化包裹分揀機高速運轉,快遞車在新修建的柏油路上往返穿梭。通暢便捷的農村公路網促進了劉樓行政村快遞量的快速增長,周送件量由最初的不足100件,增長到現在的5000余件。
“電商村的建立,使農特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這條路徑,源源不斷地向外輸送,為群眾增收打造了一條新路徑,電商成為農村經濟增長的新業態。”沈丘縣商務局局長郭臨君說。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