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治衛
公安部門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民轉刑案件中,情感類糾紛占比超過三成。而商水縣黃寨鎮,情感糾紛民轉刑案件卻奇跡般實現“零發生”。妙招何在?“黃寨大嫂”功不可沒!
在商水縣黃寨鎮,胡同是鄉村治理的基礎單元。一條條胡同或長或短,住戶多則十來戶,少則五六戶,卻都有胡同長,而這些胡同長有個共同的名字,叫“黃寨大嫂”。“黃寨大嫂”都是各個胡同有威望、人品好、愿意為大家服務的群眾,經過村民推選、村委會考察、鄉鎮登記入冊后“上任”。平日里,她們在做好自家事務之余,協助社區民警在胡同里巡邏、走訪,成為矛盾糾紛化解、文明鄉風倡導的生力軍。
為探索農村基層治理新模式,激發廣大留守婦女投身鄉村振興建設熱情,黃寨鎮結合當前農村留守婦女多,且已成為農村經濟社會建設發展主力軍的實際,將全鎮24個行政村的1107個胡同設置成微網格,在全鎮創新打造以黨建為引領,以“黃寨大嫂”千人胡同長為抓手的基層微網格治理體系,激活基層治理的“末梢神經”,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實現了基層治理的零距離、全覆蓋、全天候、全方位,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胡同,大事不出村”,情感類糾紛也化解在萌芽狀態。
黃寨鎮后王行政村的周菊,在“黃寨大嫂”中有“大姐大”的雅稱,在調解矛盾糾紛方面是把好手。“誰鬧得兇就先勸誰,讓雙方都冷靜一下,再想想對方的好處。”說起調解心得,周菊快言快語地說。
有一次,胡同里從西安遠嫁而來的王敏(化名),與丈夫李志(化名)因感情不和鬧起了矛盾。周菊聞訊,連夜跑到王敏家。“你家是西安的,他家是周口農村的,你想想你們得有多深的緣分,才能走到一起……”一陣推心置腹地勸說后,王敏和周菊緊緊擁抱在一起。在周菊的“要求”下,李志當面給妻子道了歉。看到小兩口握手言和,周菊才放心離開。
和周菊一樣,埠口行政村的“黃寨大嫂”陸娜、謝莊行政村的“黃寨大嫂”曾秀娟在矛盾糾紛處理、治安防范等方面也各有“絕招”。
為抓好平安維穩服務,推進“三零創建”工作,黃寨鎮全面落實維穩、治安、安全防范措施,“黃寨大嫂”按照鎮黨委、鎮政府要求,圍繞本胡同內的安全生產、矛盾糾紛、治安防范等工作,隨時排查、掌握、上報信息,并督促胡同內居民做好“六防六促”工作,確保了胡同安全穩定,實現了胡同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
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群眾的智慧是無限的。黃寨鎮通過“黃寨大嫂”建立完善了“吹哨人”制度,重大事件直接報告。對胡同內發生的各類情感糾紛、安全事故和涉及群眾生命安全的事件,“黃寨大嫂”第一時間可上報鎮黨委書記鄭春來、鎮長郭濤,同時逐級上報網格長。對于行動性、預警性信息,黃寨鎮相關工作人員通過手機APP視頻通話,指揮調度,及時處理。
實踐證明,“黃寨大嫂”的工作和社區民警有很多交集。如何用好“她力量”,也成為社區民警面臨的新課題。為此,社區民警在走訪時,會不定期向“黃寨大嫂”培訓“三零”創建知識,指導她們向村民開展反詐宣傳,并與她們聯動化解矛盾糾紛。
黃寨鎮派出所所長李寅輝坦言,“黃寨大嫂”已經成為基層警力的有益補充。她們居住在胡同里,了解情況,且心思細膩、情感豐富,交談時能讓村民從心理上更易于接受,在化解矛盾糾紛方面有天然優勢。目前,黃寨鎮1107名胡同長與公安民警攜手,使情感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為鄉村治理注入“她力量”。
據悉,“黃寨大嫂”經驗做法入選農業農村部第四批“文明鄉風建設”典型案例,成為河南省唯一入選的鄉鎮級案例。“黃寨大嫂”志愿服務項目入圍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推薦名單;先后兩次被河南省文明辦評為優秀志愿服務團隊和優秀志愿者服務項目。省委政法委與省廣播電視局聯合將“黃寨大嫂”經驗做法作為“楓橋經驗”在基層的生動實踐,在全省推廣。全國婦聯、省人大常委會、省婦聯的領導多次深入黃寨鎮調研,對“黃寨大嫂”給予充分肯定。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黃寨鎮黨委書記鄭春來表示,黃寨鎮在商水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將繼續提升“黃寨大嫂”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和水平,發揚光大“黃寨大嫂”“團結奉獻、質樸善良、擔當盡責、勤勞敬業”的精神內涵,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用責任和擔當書寫忠誠,用奉獻和堅守展現“黃寨大嫂”魅力,以實際行動助推“魅力黃寨”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周口更加出彩貢獻商水黃寨人的智慧和力量。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