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周口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張輝
□杜林波
“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聲如磬”,黑陶這一大自然的恩賜,蘊藏著先人的智慧,傳承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
“陳州官窯,淮陽黑陶”,這句朗朗上口的宣傳語,說的就是周口市淮陽區傳承了幾千年的黑陶,張輝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淮陽黑陶”的代表性傳承人,他用一顆匠心傳承著黑陶手作技藝。
本心——堅持手工制作
“陳州官窯起源于西周時期的陳國(今淮陽區),當時陳國的國君陳胡公是制陶方面的專家并把制陶業發揚光大。由于瓷器的出現,漢代以后黑陶就沒落了。”從黑陶的起源到自己的創作,張輝說起來滔滔不絕。
張輝是淮陽本地人,自小跟隨長輩學習陶藝,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潛心研究,20多年來,挖掘和整理古陳國黑陶燒制技藝,2010年成功復建陳州官窯。他的興趣與堅持,讓璀璨了幾千年的古老文明,如今又重放獨特光芒。
張輝勇于創新,廣泛汲取各種工藝元素,注重文化意蘊,作品造型精美、富麗,氣韻古樸、凝重,幾十次獲得省級以上獎項,是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百花杯獎”、中國非遺傳承最高獎“薪傳獎”獲得者。他擅長重大活動的禮器創作,并與高等院校專家、教授合作開發黑陶作品,成功為伏羲大典、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創作黑陶禮器,其事跡被人民網、新華網、《河南日報》等媒體報道。張輝的黑陶作品已成為“少林文化絲路行”活動饋贈三大洲60多個國家政要的指定禮品。
“陶藝師不僅要有高超的拉坯技藝,還要有高質的陶土、精良的泥料、精致的刀功和精道的燒制水平,這對陶藝師是一個嚴峻挑戰。”做黑陶很不容易,做成一件成品,70多道工序,每一步都不能出錯。制作過程中,會有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難,克服這些困難需要的不僅是勇氣,更重要的是要有堅持下去的決心和毅力。
每一件黑陶制品都是泥土在千錘百煉下的“浴火重生”,都傾注了制陶者的心血和熱情。這對張輝來說體會至深。
己任——傳承黑陶技藝
黑陶技藝是老祖宗心手相傳的手藝,更是中國的藝術。為了讓這門古老的藝術熠熠生輝,張輝說,現在他和幾位徒弟一直在堅持實踐,并在不斷摸索中對黑陶進行描金點綴,也就是加彩,讓黑陶更符合年輕人的審美。黑陶加彩后,漆黑明亮的胎壁同五彩繽紛的色彩形成鮮明的對比,產生出清新、亮麗、沉著、神秘的藝術效果。
張輝還有很多身份,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黑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河南省陶瓷藝術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原古陶瓷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周口市非遺保護協會執行會長等。他先后被評為河南省高級專家、河南省百佳文化能人、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陶瓷設計藝術大師、周口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等。
張輝還熱心公益事業。近年來,針對殘疾人、貧困家庭,他先后免費開辦十多期陶藝培訓班,培訓貧困學員500多人,使大部分家庭脫離了貧困,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陶藝,是一種火焰的藝術,不同的溫度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現如今,影響黑陶發展的因素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個性思想的注入,黑陶藝術的形態、工藝、內涵都面臨著進一步的提升。
張輝表示,黑陶技藝傳承的是千百年前的手藝和智慧。盡全力把黑陶技藝傳承下去、把黑陶文化傳播出去,是他畢生的追求。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