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繼峰
在電腦上輸入電子文檔,“寫字機器人”就能在幾分鐘內“寫出”一頁“神還原”的手寫體紙質文稿。據《半月談》報道,近期,一款名為“寫字機器人”的仿手寫產品成為電商平臺的熱銷品,吸引了不少個性化需求者購買。毫無疑問,這種不正常的供需,是典型的形式主義,需要引起關注和警惕。
哪些群體是“寫字機器人”用戶群呢?媒體采訪調查顯示,教師群體和一些職能部門的公職人員是“剛需”用戶。從管理者的視角看,不強調“紙質和手寫”,有的教師就會隨便上網下載教案,而不會認真備課。一些黨員干部撰寫學習體會,也同樣會奉行“拿來主義”,一通復制粘貼應付了事。但是,機械地要求紙質手寫,就能倒逼教師的敬業精神嗎,就能看出干部理論學習成果的高低嗎?筆者以為,肯定不能。網上備課、上機備課已成為不少年輕教師的日常習慣。你非讓他手寫教案,他們索性就直接照抄往年的老教案。速度還是太慢,他們就想到了“寫字機器人”。僵化的管理思維,增加了教師負擔,卻沒有真正地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如此勞神費力,只是為了應付檢查,這不正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嗎?
同樣的情況,一些基層機關單位的理論學習心得體會,也在機械化的要求中成了形式主義。你要求手寫,他倒是手寫了,但是那些成段的空話套話,不還是從網上搬運嗎?細分析,很多基層工作者用“寫字機器人”來“代勞”并不是圖個好玩,大多數時候恐怕還是無奈。時下,有的地方各種檢查評比一個接著一個,很多黨員干部根本靜不下心來學習,而上面卻以手寫看態度、看水平,他們也只能用這種“走捷徑”的方式來應付考評。
筆者以為,無論是教師教案,還是基層干部的學習心得,只要用上了“寫字機器人”,不用懷疑,被動的謄抄必然磨平創新的激情,成為無意義的機械性勞動,其原本預想的管理效果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事實上,教案寫得好壞,心得談得深淺,是不是東拼西湊的產物,只要我們認真看看內容,并不是不能分辨。用手寫體倒逼大家端正態度、更加敬業,看似棋高一招,勢必激發出逆反心理,以致“對策”層出不窮,形式主義導致了“互相傷害”。“寫字機器人”已然熱銷,而新的形式主義會不會帶火別的什么產品?怕也難說,需要警惕。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