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依托醫共體強力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記者 劉偉 鄭偉元
“你這是胃病,開些中藥吃上一陣子就好了。”“這些中藥不用回去煎,我這就能給你煎好。”日前,在鄲城縣胡集鄉胡集行政村衛生所,村醫楊家禮正忙著招呼患者。現在,他一天要為二三十位患者開具中醫處方。村衛生所的治療室里,中醫紅光治療儀、理療儀、煎藥鍋一應俱全,儼然一副專業中醫館的模樣。
“中醫業務變好,多虧了醫共體。在他們的幫助下,我不僅學會了針灸、拔罐,還會用200多種中藥,我再也不是那個只會點兒‘皮毛’的村醫了。”楊家禮笑著說。
楊家禮所說的醫共體,是由鄲城縣中醫院牽頭,5個鄉鎮衛生院、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個一級民營醫院、228個村衛生室(所)組成的緊密型醫共體(醫療健康服務集團)。該醫共體帶領鄉衛生院開展6類24項中醫藥適宜技術,村衛生室(所)均設置標準化中醫治療室,至少開展4類6項中醫藥適宜技術。轄區內中醫診療人次達到了總診療人次的70%以上。
“在村里看中醫,不僅效果好,花費還低。我這腰治了一個星期,才花了百十塊錢!”在項城市范集鎮李樓村衛生室,腰椎疼痛的69歲村民賈云明正在接受中醫熏蒸治療。負責深入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的項城市第二醫療健康服務集團統計數據顯示,通過大力推廣中醫藥服務,該醫療健康服務集團轄區群眾就醫門診次均費用下降20.3%,住院次均費用下降18.9%,極大緩解了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住院幾天,一直在做理療,基本不花錢?”在鄲城縣胡集鄉衛生院,腰椎不適的王艷輝已住院3天,他就住院費用詢問醫生孫軍,不敢相信只花了那么少的錢。得到孫軍肯定的答復后,他開心地笑了。孫軍告訴記者,相關政策明確,在鄉衛生院接受中醫適宜技術診治和中藥治療,治療費用150元起報,中醫藥報銷比例最高可達95%。
為充分發揮中醫藥傳統優勢,我市各醫共體根據自身特色開展中醫藥服務。鹿邑縣先后投入600萬元用于鄉鎮衛生院中醫館提質升級,每個中醫館內均配備有艾灸儀、牽引設備、治療床、煎藥機等10種以上中醫診療及康復設備。項城市在748個村衛生室實現中醫藥適宜技術全覆蓋,開展65歲以上老年人中醫體質辨識、0~3歲兒童中醫健康調養;在415個行政村實現健康教育文化墻全覆蓋。
要實現村村都有好中醫,為村醫全面培訓中醫藥適宜技術是重中之重。鄲城縣中醫院院長水新華介紹,該院作為鄲城縣中醫醫共體總醫院,每季度對各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舉辦一期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醫生在接受培訓后經考試合格上崗。
“在全市層面,2023年,我們已經累計培訓‘西學中’人才3300余人、縣級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師資人員210余人,9800人次接受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快推進。”周口市衛生健康委中醫辦公室主任王志冰說。
伴隨著基層中醫藥人才體系的逐步完善,我市中醫藥基層服務網底織密筑牢。2023年,周口市所有縣級中醫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以上中醫院標準,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能夠提供6類10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74.1%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4類6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形成了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中醫藥服務體系。
周口市衛生健康委主任胡國勝說,2024年,我市將貫徹落實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動計劃和全省中醫藥強省建設大會精神,進一步強化基層和中醫人才隊伍建設,使所有鄉鎮衛生院達到中醫館建設基本標準、80%以上的村衛生室規范提供4類6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不斷滿足基層群眾對多層次、多樣化中醫藥服務的需求,為健康周口建設、中醫藥強省建設貢獻周口中醫藥力量。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