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繼峰
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深化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專項整治被明確提出,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更為堅定的紀律保障力。在實踐中,各級紀檢監督部門始終鐵腕懲治鄉村振興領域的“蠅貪蟻腐”,為鄉村振興事業的健康推進提供了堅強的紀律保障,切實捍衛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農村集體“三資”——資金、資產、資源,無疑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基礎。強化“三資”監管,不僅是農村社會治理的核心任務,更是農民群眾高度關注、普遍關心的焦點議題。特別是隨著農村經濟的蓬勃發展,村集體“三資”規模不斷壯大,然而,由于運作機制的不規范、監管措施的不到位,諸如村級開支的隨意性、財務公開的不真實性以及集體資產的流失等問題逐漸凸顯,使得“三資”管理成為基層腐敗的“重災區”。
因此,針對“三資”監管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必須采取靶向施治、精準施策的方式,從源頭上加強管控,延伸監督觸角,打造群眾身邊的“監督哨”,使監督與鄉村振興實現同頻共振、和諧共進。只有如此,才能確保鄉村振興的每一步都走得穩健、走得扎實。
遏制“蠅貪蟻腐”,關鍵在于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必須加大農村集體“三資”的監督管理力度,從制度機制上堵塞漏洞,防止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規范集體經濟運行,不僅有助于維護集體經濟發展的成果和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更是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從源頭上遏制違紀違法行為的治本之策。要明確責任、壓實擔子,將監督責任層層傳遞、任務層層落實,確保各級監督部門能夠真正發揮作用,避免出現“中空層”和“夾生飯”現象。
總之,對于那些覬覦鄉村振興“奶酪”的“蠅貪蟻腐”,必須堅決予以查處和懲治。通過加大農村集體“三資”的監督管理力度、完善制度機制、規范集體經濟運行以及加強廉潔教育等多措并舉,我們一定能夠守護好鄉村振興的這片凈土,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廉動力”。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