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啟峰
對很多人來說,土元是種令人生畏的昆蟲:其身體扁平,色澤棕黑,形似一枚硬幣大小的鱉(故而又名土鱉),生活在陰暗潮濕之地,晝伏夜出,平日難得一見。如果不小心驚擾了它,它會疾速爬過,雄性土元有翅會飛,對于不熟悉這種昆蟲的人來說,還是挺害怕的。
但是于艷華不怕它——她養了15年的土元,不僅自家實現了小康,還帶動十多個家庭進入這個前景光明的產業。
6月5日上午,淮陽區鄭集鄉大孔莊行政村“河南潤群養殖有限公司”內,村民于艷華與丈夫孔祥龍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攪拌飼料、投喂土元、篩撿成蟲、清洗烘干、孵化蟲卵……他們在30℃的蟲房里工作,汗水很快浸濕了衣衫。
今年的土元生長良好,它們個挨個、密密麻麻地在10厘米厚的土層里爬動,產下一堆堆黑色的蟲卵。產卵意味著土元生命周期的結束,工人將它們從土層中篩出,清洗后進行48小時的烘干,制成珍貴的中藥材。
“出蟲”是一個養殖周期最繁忙的時段,相當于小麥的麥收。養殖基地外,大片的小麥已經收割完畢,于艷華、孔祥龍則剛剛開始他們的收獲之旅,這種忙碌將持續兩個月左右——出完成蟲,孵出幼蟲。
雖然忙累,但他們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最近幾天,外地藥材收購商陸續向他們打來定金,今年土元收購價格比較平穩,在90元/公斤的價位浮動,有望取得一個好收成。
土元是傳統中藥材,具有化淤止血、消腫止痛、通絡理傷、接筋續骨等功效,是理血傷科要藥,主治關節炎、腰腿跌打損傷等。現代醫學證明土元對白血病、癌癥等也有一定療效。如今與土元配全的中成藥有200多種,其市場前景明晰而廣闊。
土元養殖已經形成一個產業,但在周口從業者少之又少,于艷華是怎樣跨入這個產業的?
15年前,于艷華在淮陽區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當時單位面臨改制,將被撤銷,工資很低。于艷華那時36歲,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生活艱難,她不想“混”在單位,便向遠在亳州的一個親戚學習養土元。亳州號稱“中國藥都”,中藥材交易量冠絕全國,藥農眾多。她的這位親戚擅養土元,在業界頗有名氣。養土元不需要占用太多土地,正適合她這種下崗職工。于艷華在娘家豆門鄉建起一個500平方米的蟲房,開始了職業轉變。
剛開始規模小,又沒有經驗,于艷華養殖的土元產量低,饒是如此,收入也遠超工資,這讓她堅定了養殖土元的信心。15年來,土元市場經歷了飼料、成品價格劇烈波動的沖擊,但于艷華始終穩扎穩打,養殖面積不斷擴大,如今已建成一個占地20多畝的養殖基地。她手把手傳授技術,帶動了十多個家庭從事這個產業。
“總體來說,養土元比養豬、養雞風險小,不存在被瘟疫‘收割’、養殖物‘團滅’的風險,收益也要高一些。”孔祥龍說,前些年,他當過建材供應商、賣過珠寶、當過司機,闖蕩了一番,發現還是妻子養殖土元更穩當,便收了心,專心致志協助妻子養土元,如今技術也有小成。
孔祥龍、丁艷華都已年過五旬,但看起來比同齡人要年輕得多。對此孔祥龍呵呵一笑:“我們遇到的許多藥商、藥農才叫年輕,年歲雖高,都是滿面紅光。我們從事的是健康產業,年輕一些不也正常嗎?”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