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啟峰 田亞楠
6月18日上午,天氣悶熱。周口昌盛糧食儲備有限公司院內,一輛來自商水縣的賣糧車過磅后,駛到3號倉卸糧。工人打開卡車側擋板處的3個出口,金色的麥子傾瀉而下,滑落到傳送帶上,嘩嘩地流向庫房。振篩機上,麥糠伴著微塵,在酷熱空氣中形成一團霧,消散不開。
工作間隙,幾位工人脫下防塵面罩,坐在地上,閑聊一陣。“我家有5畝多地,打的小麥賣給糧販子,一斤不到一塊二毛錢。”精壯的張建中是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許灣街道的一名農民,是昌盛公司招的臨時搬運工,在這里已干了半個月的活。
“你不知道,現在小麥收購實施的是國家保護價。俄羅斯打仗,他們的小麥大量運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出口到中國,價格便宜得很,沖擊著國內糧價上不去。小麥收到這個價(1.25元/斤),國家對我們農民已經很照顧了。”說話的名叫郭軍生,一名退伍軍人,是昌盛糧庫的正式工,對小麥價格走勢有自己的見解。
周口昌盛糧食儲備有限公司是周口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直屬國有糧食收儲企業,與中央儲備糧周口直屬庫相隔不遠,是一個儲備能力1萬噸的小糧庫。今年春季,昌盛公司申請儲備糧輪換,得到了上級批準,把1萬噸小麥掛到河南省糧食交易物流市場進行了拍賣,新糧下來必須及時補滿,今年麥收后,便開倉納糧。
昌盛公司面積不大,辦公室是一排簡陋的瓦房,現有在崗職工8人。經理張新林的辦公室,地板磚與吊頂都已老舊,前幾天下雨,房頂漏水,吊頂霉了一塊,靠近踢腳線的膩子墻面鼓起一片,露出灰白的砂漿。這是一個辦公條件樸素甚至有點寒磣的國企單位。
“為了保障庫存糧食的品質,糧庫每隔3到5年就要輪換一下儲備糧,我們上一次輪換是在2020年,已經過去4年了。”張新林介紹,每到輪換之年,他們都要忙上一陣,8名職工不夠用,今年臨時招聘了4名搬運工。
作為國企糧庫,昌盛公司的主要職責是收儲保管好糧食,員工們定期入庫查看、檢測小麥,確保通風、散熱、宜存,保證糧食賬實相符、質量良好。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是他們恪守的職業準則。張新林干了一輩子(糧油)倉儲管理員,獲得這個行業的最高職稱——高級技師,他看管的糧庫,從未發生一起糧食安全事故。
1萬噸的糧庫,政府一年劃撥的保管費是80萬元,看似不少,但是除去倉房維修、物料消耗、水電費,還有20多名退休工人的醫保費,能發到昌盛公司8名員工手上的錢并不多。他們一個月工資3000多元,這還是建立在極度壓縮辦公經費的基礎之上——他們甚至舍不得買成件的瓶裝水來待客。
只有在輪換之年,公司才被注入一些活力——企業憑借自身對市場的把握及時輪出老糧、輪入新糧,中間可以賺取一些差價。今年他們掛拍的小麥賣在了高點,這讓緊巴了4年的他們看到了工資正常發放的希望,備受鼓舞。
“糧食儲存3至5年就可以申請輪換,但是輪換的時機把握不好,也會賠錢,有一年,周口就有個糧庫輪換賠了錢。去年我們本打算申請輪換,但是看到小麥質量不佳、價格走低,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沒有進行輪換,又等了一年。”張新林說。
在全國各地,成千上萬個糧倉,此起彼伏地經歷著輪換之年——清出陳糧,收進新糧,保持著糧食儲備充足、質量可靠,拱衛著國家糧食安全。截至6月18日,周口昌盛公司共收購7000多噸小麥,距離1萬噸的任務目標已經很近了。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