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昂
“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這兩個含金量十足的榮譽獎牌高高掛在村委會的墻上,格外醒目。
日前,記者來到淮陽區四通鎮時莊村,在欣賞該村所獲的榮譽獎牌時,退休教師何金龍聽說要采訪他們的村支書時興榮,便拉著記者說:“時書記幾十年如一日率先垂范,村子的基層黨建、環境改造、經濟發展、治安管理等大小工作都親力親為,村民的急難愁盼他記在心里,替人民說話、為人民辦事,他是人民的好代表!”
黝黑的皮膚、剛毅的面龐、高亢的嗓門、爽朗的笑聲……說起時興榮,記者對他并不陌生。時興榮當了30多年的省、市、縣、鄉四級人大代表,風趣幽默,每次在人代會上的發言,既能活躍會場氣氛,又能引起其他代表的共鳴,還能得到與會領導的認可。
在村室,記者沒有見到時興榮。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老遠看到他頭戴草帽,一個人在看“糧倉”,盡管這個“糧倉”一粒糧食都沒有。
時興榮介紹,2019年4月,時莊村準備在村南頭建廠房,前期考古鉆探,發現一處距今4000年至3700年的龍山晚期至夏代早期遺址(后被稱為時莊遺址)。遺址南部有一處夏代早期糧倉城,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年代最早的糧倉城。時興榮每天都要來這兒看一看,因為時莊遺址在他心中是個“文化寶藏”。為了讓這個寶藏得到系統發掘研究和整體保護展示,在省、市人代會上,時興榮提交過“將時莊遺址開發列入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規劃”“加強淮陽時莊遺址的保護發掘利用,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將時莊遺址打造成‘華夏文化’的周口名片”等建議。
“我想把時莊遺址這個‘文化寶藏’打造成全體村民的‘精神財富’!”時興榮說,“鄉村振興不僅要經濟發展,還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時莊村正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據了解,近年來,時莊村以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為載體,創新農業經營模式,由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號召村民入股成為股民,通過“紅利”加“福利”相結合的惠民增收模式,達到“支部增力、土地增效、農民增收”的經營效果。僅2023年上半年,合作社就收入80多萬元,全部發放給村民(股民)。時莊村的經濟好了,環境也隨之改善了。路面硬化、房屋改造、墻面美化、綠植覆蓋等一系列工作的開展,讓時莊村實現了從“庭院美”向“村莊美”、從“環境美”向“生活美”的轉變。
一個沒有文化自信的鄉村是“空洞”的,缺少支撐鄉村不斷發展的“靈魂”。
時興榮說:“我認為,通過時莊遺址的挖掘可以說明,我們的老祖先早在3000多年前就開始科學儲糧、科學用糧了,這進一步證明我們建立國庫儲糧的形式是正確的。對古糧倉的發掘和考察,能增加老百姓對糧倉文化的了解,對儲糧有新的認識,進一步激發時莊村村民的文化自信。”
時莊遺址被評為2020年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當被問到“怎么利用好這一處文化遺產”時,時興榮表示,時莊村從遺址蘊含的歷史文化、藝術美學、科技形態等獨特價值入手,將遺址保護利用與本村的民俗文化、發展沿革深度融合,建立時莊遺址考古“一館一區一基地”,把古老的糧倉轉變成為了解歷史文化的載體,繼續滋養現代人的精神生活。
時興榮說:“今年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將與時俱進繼續發揮人大代表的引領帶動作用,以文化自信賦能時莊村鄉村振興,努力帶領全體村民實現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雙豐收!”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