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麗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能夠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這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方法論指導。
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是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必然要求。上世紀80年代,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針對正定緊鄰省會的區位特點,經過深入調研,提出了“半城郊型”經濟發展路子,并在實踐中總結出了面向城市發展的“二十字經”: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長,補其所短,應其所變。這正是探索具有本地特色改革的生動體現。改革開放以來,從“大包干”到“三來一補”、從鄉鎮企業快速發展到創新創業創造蔚然成風,各地根據自身實際不斷探索,推動改革在認識和實踐上不斷取得新突破。
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央通過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須鼓勵和允許不同地方進行差別化探索。全面深化改革任務越重,越要重視基層探索實踐”“要鼓勵地方、基層、群眾解放思想、積極探索,鼓勵不同區域進行差別化試點”。新時代,我們黨深刻洞察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加強頂層設計,推動改革向更深層次挺進、開放向更高水平邁進。同時,鼓勵各地從自身實際出發,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各地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產業發展水平等各不相同,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也有所區別,只有結合本地實際推出一批具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才能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地落實,讓改革真正取得實效。
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是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中國式現代化越向縱深推進,越會遇到更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沒有現成經驗、固定模式可循。鼓勵和引導各地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特別是在前沿實踐、未知領域敢為人先,尋求有效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并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新鮮經驗,對于改革向縱深推進具有重要意義。黨的二十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考察時對改革開放提出許多重要要求,比如要求浙江“以服務全國、放眼全球的視野來謀劃改革,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要求江西“深化對內對外開放,以開放促發展,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要求重慶“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后發優勢,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這些都是著眼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鼓勵各地結合自身實際大膽改革的重要體現。
需要強調的是,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首先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刻領會黨中央戰略意圖,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與本地實際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創造性開展工作,確保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最終效果符合黨中央戰略意圖。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把一地一域置于國家發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去推進,在整體大框架中找準自身的定位。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還要深入調查研究,善于從群眾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尋找改革切入點。同時,要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善于總結基層的實踐創造,把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發出來。
(原載《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