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年拾荒捐款顯大愛
本報訊 (記者 王偉宏 侯俊豫) 9月18日,本報以《拾荒,拾荒,八旬老兩口走街串巷逐夢想》為題,對淮陽區魯臺鎮朱林廣、邵玉梅老兩口20余年拾荒助學的感人事跡給予報道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中國搜索、“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和人民周刊網等中央新媒體紛紛轉載,僅中國搜索點擊閱讀量就達55萬人次,廣大讀者紛紛向兩位老人表達敬意和祝福。
“平凡的人擁有一顆偉大的心。”周口師范學院文學院副教授常志偉說,讀完這篇報道,內心被兩位老人的事跡深深感動。他們沒有殷實的家業、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20余年持續捐資助學,為貧困學子送去關愛和希望。他們捐出的錢都是靠自己一天天推著三輪車風里來雨里去,走街串巷拾破爛換來的;是他們平時節衣縮食,省吃儉用,一點一滴積攢下來的。他們這種先人后己的精神,在當今社會像金子一樣彌足珍貴,熠熠生輝。
淮陽區檔案館副館長白楊說:“讀著朱林廣和邵玉梅兩位老人20余年拾荒助學的報道,淚水忍不住打濕了臉頰……我靜靜地思考,是什么力量支撐著兩位生活本不寬裕的老人,以拾荒的形式來完成他們無私助學的心愿?是什么信念讓他們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能夠成為一股清泉?一不圖名,二不圖利,只因年輕時播下了熱愛教育的‘種子’,這是何等的精神境界!兩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普普通通的人,心系教育、樂善好施,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一束光。他們才應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追捧的偶像!”
“老兩口的幸福觀讓我們深受教育。”商水縣第三實驗小學教師魏莉莉說,拾荒者有之,但拾荒助學者不多見。老兩口一堅持就是20余年,難能可貴,值得學習。他們一分一毛積攢,成百上千捐助,幫助別人、奉獻社會后“心里很得勁兒”。這樣的幸福觀和當下少數人“穿奢侈品牌”“開豪車”“重物質享受,輕精神追求”的價值觀形成鮮明對比。兩位老人物質追求極簡,內心卻特別豐盈,這也應該成為我們社會的主流幸福觀。
“日行一善易,一世行善難,向兩位老人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們的善良和大愛深深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總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讓人感到格外溫暖。”“做一次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愿這樣的大愛永駐人間,愿有愛的兩位老人快樂長壽。”……互聯網上,眾多網友也紛紛跟帖留言,表達心中的敬意,訴說心中的感動。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