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洪濤 文/圖
秋日,田野飄香,魚肥水美。
河南漁夫燕水產良種基地里,平靜的水面上,一排排網箱整齊排列,工作人員站在網箱邊,操起漁網,把一條條肥美的鱸魚從網箱里捕撈上岸,然后裝箱、打氧、裝車,運送到安徽合肥等地。
“養這些淡水鱸魚已經快1年了,這不,安徽的客商來購買鱸魚,一下開過來3輛大卡車,我們一大早就開始準備,已經忙了一個上午了,到現在還沒裝完車哩。”站在池塘邊,安陣一邊指揮工作人員裝車,一邊笑著對記者說。
今年38歲的安陣是河南漁夫燕水產良種基地的負責人。早些年,安陣在外地打工,回到家鄉后,他把發展方向瞄向了水產養殖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他逐漸掌握了水產養殖技術,成了群眾眼中的養魚專家。2022年,安陣和他人一起在太康縣老冢鎮創建了河南漁夫燕水產良種基地,以培育淡水石斑、淡水鱸魚、韓國短鱔為主,打造集魚苗繁育、成品魚養殖銷售為一體的水產養殖全產業鏈。
記者在該基地看到,養殖槽內,一條條魚兒正在水中來回游動,一旁的工作人員則在養殖槽邊來回察看,投喂魚食。“這里養殖的是韓國短鱔,個頭比咱們本地的泥鰍大點,現在還是小魚苗,長成后就可以直接出口到韓國了。”安陣說,2022年,他們在山東青島對接業務時,了解到可以在平原地區養殖韓國短鱔,然后統一銷售給韓國客商的消息后,當即與韓國客商簽訂了合作協議:由韓國客商提供魚苗,他們負責養殖,長成后,以每斤20多元的價格賣到韓國。
第一年,他們開始在太康養殖韓國短鱔,由于是第一次養殖外國品種的魚,他們格外小心,從水溫控制到魚食投喂,慎之又慎。功夫不負有心人,看著魚兒一天天長大,他們心里由衷地高興。第二年,安陣和合伙人開始自己繁育韓國短鱔魚苗,經過技術人員不懈努力和養殖人員的精心喂養,韓國短鱔魚苗在太康繁育成功。從此,他們不用再引進韓國的魚苗,節約了大量成本。
為了提高魚兒的存活率,安陣購買了先進設備,對養殖池24小時動態監控,一旦發現異常立即采取措施。此外,他還與鄭州的水產專家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發現養殖問題,第一時間請教技術人員。“千萬不能小看魚類養殖,水溫高低、氧氣濃度等都需要時刻關注。”安陣介紹,他們的魚苗繁育環節全部在室內的育苗池進行,戶外則是成品魚養殖池,要根據魚的生長習慣和飼養特點,精心調配飼料,再進行精準投放,以確保魚兒能健康生長。
“我們的水產品主要銷售到廣東、福建、江蘇、山東等地,今年,鱸魚和石斑魚的價格上漲不少,往年每斤12元的鱸魚,今年能賣到每斤22元;石斑魚則是從每斤24元漲到每斤37元。”談到今年的市場情況,安陣不由喜上眉梢。他說:“福建、山東等地對鮮魚,尤其是鮮活石斑魚需求量比較大,基地跟當地經銷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根據市場需求調整養殖品種和規模,現在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按照這樣的形勢,今年毛收入能達到800萬元。”
“下一步,我們打算擴大養殖規模,引進新品種、新技術,不斷提升養殖水平,為更多的人提供就業崗位,帶動他們一起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安陣表示。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