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健 付永奇) 10月13日,在項城市丁集鎮石樓村130畝連片種植的芝麻地里,三臺芝麻收割機隆隆駛過,一次性完成芝麻收割、脫粒、秸稈處理等環節。來自農業農村部、中國農科院及全國18個省市的400多名農業專家、種植大戶,或跟著收割機觀察收割過程,或蹲在地上檢查機收損耗。看著白花花的芝麻從收割機倉中傾瀉而出,他們發出由衷贊嘆。
“宜機收芝麻及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在河南、江西等十余個芝麻產區推廣應用三年來,初步改變我國芝麻生產方式,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受到國際種業同行的關注。”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對前來參加全國宜機收芝麻全程機械化生產現場觀摩會的人們說。
傳統芝麻蒴果一熟就炸、一碰就落,無法使用機械收割。河南省農科院聚焦這一世界性難題,創建利用遠緣雜交、理化誘變等技術體系,于2021年成功培育出抗落粒、宜機收芝麻新品種。“宜機收芝麻率先在周口等地種植后受到農戶歡迎,面積不斷擴大,目前全國種植面積150多萬畝。”張新友邊察看芝麻成熟度,邊對來自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專家介紹說,“這些技術獲得國際發明專利2項、國家發明專利20項。”
我國芝麻年產量約70萬噸,年需求量150萬噸以上。為降低對外依存度,我國大力推廣宜機收芝麻種植,僅周口市今年就種植近20萬畝。“這塊豫芝ND837單產163.3公斤,機收損失率3.05%,機收效率較人工提高90倍,每畝節省生產成本325元……”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趙應忠在現場宣讀宜機收芝麻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基地實收測產與機收測評結果時難掩興奮。
“觀摩會讓我們對宜機收芝麻有了底氣,我今年試種600畝,明年打算種植3000畝!”來自湖南省衡陽市的種植大戶董生自信地對國家特色油料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河南省農科院芝麻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洋說。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在于科技創新。我們將充分利用周口宜機收芝麻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基地,加強芝麻遺傳育種技術研究,助力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新品種、新技術向非洲芝麻主產國輸出。”張海洋表示。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