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偉元 孫建珍
張林森是項城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普外科醫生,35歲的他已在這個崗位工作了11年。10月14日下午4時,記者在胸外普外科病區辦公室見到了張林森。他剛做完當日的手術,還沒來得及吃午餐,卻依然精神抖擻,守在病房。這樣的工作節奏對于他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外科醫生雖然辛苦,卻是張林森年少時的夢想。他曾因闌尾炎接受手術,主刀醫生的高大形象埋下了他從醫的種子。如今,張林森每天都穿著白大褂,在手術臺上忙碌、在病房之間穿梭。胸外普外科護士長說,張林森做手術時嚴肅冷靜,展現著精妙的手法,而面對患者時卻又十分和藹,不厭其煩地講解每一個問題。
作為一名基層醫生,張林森既是縣鄉醫療衛生水平提升的見證者,也是奮斗者。長期以來,他積極與同事外出進修,學習新技術,在縣域內率先開展大隱靜脈微波消融術、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等微創手術。精湛的醫術讓他并在周口市外科腔鏡醫療技能大賽及健康科普能力大賽中獲獎。
“從學習新技術、認識新技術,到專家幫扶、帶教,再到自己摸索、熟練操作,基層醫療衛生水平的提升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張林森說,現在他所在的科室能開展的手術在周口市域縣級醫院相同科室中處于領先水平,患者就診量明顯上升,需要轉診到上級醫院的患者也有所減少,實現了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高水平醫療服務的目的。
因為曾是患者,才更能理解他們的需求。因為是基層出身,才更懂得將先進醫技下沉到基層的重要性。張林森多次發表外科健康科普文章,積極到鄉鎮衛生院幫扶并參加下鄉義診活動。今年8月,在項城市衛生健康系統開展千名醫生進基層優質服務“六送六提升”百日行動中,張林森一個多月下鄉進村6次。“一些患者由于病情復雜,沒有辦法到醫院就診。這時就需要我們主動探訪了解,及時予以救治。”張林森說,他既奮斗在臨床一線,也奮斗在基層一線,傾心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
愛周口、愛項城,愛患者、愛人民。“我會持續進修學習,進一步提升醫技水平,開展更多的高難度手術,用好微創技術,更好地服務患者,讓基層群眾少花錢、走近路、看好病。”張林森說。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