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田亞楠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推動農業產業鏈升級、促進鄉村振興的重大舉措。
近年來,我市立足縣域產業,按照“主導產業突出、地域特色鮮明、創新創業活躍、業態類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要求,將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作為率先建成農業強市“七個專項行動”之一,多策并舉,強力推進,全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有力帶動了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目前,我市已形成以國家級和省級產業園為引領、市級產業園為骨干、縣級產業園為基礎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體系,全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聚焦品牌培育,助推產業提質增效
眼下,位于扶溝縣呂潭鄉楊村崗村的4000多畝西蘭花迎來采摘季,放眼望去,一顆顆深綠色的西蘭花隱藏在綠葉中,宛如碧波蕩漾的湖面。菜農正忙著采摘西蘭花,分揀、裝筐、搬運、裝車,每個環節都井然有序。
2023年9月,“扶溝西蘭花”被農業農村部評為第二批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呂潭鄉緊緊圍繞全縣蔬菜產業發展布局,全力打造“西蘭花小鎮”。每年春秋兩季,該鄉西蘭花種植面積超5萬畝,年產量10余萬噸、產值2.5億元左右,有效促進了村民增收,讓西蘭花變為“致富花”。
近年來,我市立足資源稟賦,圍繞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大力推進“生產+加工+科技+營銷”一體化發展,形成了種植規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營銷品牌化的發展格局,全市現代農業產業園主導產業覆蓋率在60%以上,一二三產總產值占產業園總產值的50%以上,適度規模經營率在60%以上。
目前,全市有有效期內綠色食品213個、地理標志農產品8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44個,創建區域公用品牌10個、農業企業品牌19個、特色農產品品牌6個,培育了商水肉鴿、扶溝蔬菜、項城白芝麻、太康辣椒、沈丘槐山羊、淮陽花生、西華食用菌、鹿邑芹菜等一批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特色產業品牌。
聚焦科技創新,打造農業創新“搖籃”
立冬已過,正是冬小麥管理的關鍵時期。在河南周口國家農高區,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系統,對監測設備、噴灌設備、智能農機進行實時調控,氣象、土壤墑情、病蟲害信息一目了然。
如今的周口農業,“鎬鋤鐮犁”逐漸退場,智能化的“金戈鐵馬”走進農田,農業生產越來越有“科技范兒”。
產業發展不光要有扎實基礎,更要有科技創新的助力,才能讓產業持續保持旺盛發展活力。作為周口市最具活力的創新高地之一,河南周口國家農高區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建有2個國家級研發中心、32個省級以上研發平臺,承擔中央引導地方專項和省重大專項3項、省重點研發專項2項,促進科技成果轉化134項,實現經濟效益增收2.76億元。
近年來,我市不斷聚集市場、資本、信息、人才等現代生產要素,推進農科教、產學研大聯合大協作,組裝配套和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和裝備,積極探索科技成果熟化應用有效機制,把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成創業創新的“搖籃”。園區內物聯網、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精準化、集約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大幅提升。目前,我市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養殖廢物綜合利用率在80%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
聚焦集群發展,構建現代農業體系
伴著機器的轟鳴,商水縣青禾家庭農場紅薯種植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犁鏵上下轉動來回穿梭,一壟壟紅薯從泥土中翻滾而出,個個體態飽滿、顏色鮮亮。
“我們的紅薯畝產5000斤左右,直接銷售鮮紅薯,每畝可收入4000多元。白薯畝產7000斤左右,主要用于深加工,畝產值8000元左右。”青禾家庭農場負責人趙懷芝介紹。
近年來,商水縣通過采取“合作社農場+基地+農戶”發展模式種植紅薯面積10萬余畝,形成了一條集育苗、種植、收購、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紅薯全產業鏈。“紅薯經濟”如今已成為帶動廣大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為做足做活“土特產”這篇大文章,我市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用,大力推進園區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構建種養有機結合,集生產、加工、收儲、物流、銷售于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挖掘農業生態價值、休閑價值、文化價值,推動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重構和演化升級。
目前,全市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22家、家庭農場3.73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74萬家,市、縣級產業園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分別在80%和70%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例分別在3:1和2.5:1以上,創建效果達到預期目標。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擔當。下一步,我市將持續深化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行動,擴大特色產業規模、拓展產業鏈條、豐富產業業態、培育知名品牌,推動產業園特色化布局、差異化發展、品牌化建設,把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成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平臺,引領我市農業高質量發展。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