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打開手機,遠程“掌控”蔬菜大棚里的溫濕度調節、卷簾通風;“垃圾分類數字檔案”分發到每家農戶,分類投放垃圾可以通過電子賬戶積分變現;黨務、村務、財務網上一鍵即達,政務服務網上辦節約辦事時間……一幕幕生動場景,詮釋出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
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不久前印發的《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從數字基礎設施升級行動、智慧農業創新發展行動、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行動、數字治理能力提升行動等8個方面進行部署。當前,農村電商、移動社交、數字娛樂在農村普及較快,但農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還相對薄弱,數字技術同農業發展、農村治理和農民生活的深度融合還處在不斷探索之中。此次出臺的《行動計劃》,明確了數字鄉村發展方向、階段目標和實施路徑,將為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數字中國建設取得新成效提供有力支撐。
得益于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和廣泛應用,偏遠地區不再偏遠,封閉產業不再封閉。2021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2.05萬億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4221億元,“數商興農”深入推進,農村電商“新基建”不斷完善。較之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數據是一種新型生產要素。發展數字鄉村,意義不僅在于“蓄水”,以數據流帶動資金流、技術流、人才流、物資流等向農村集聚;更重要的是“布新”,為鄉村振興帶來全新的發展方式和治理方式,促進傳統農業生產、經營、交易的數字化轉型。
從全國看,農村地區自然條件差異大、發展水平不一、優勢特點各不相同,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為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振興路徑創造了可能。無論是打造智慧農場、智慧牧場、智慧漁場等全新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培育鄉村智慧旅游、創意農業、認養農業等新業態新模式,抑或是在農村地區推廣數字普惠金融、電子商務等,數字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打開一片藍海。除此之外,智慧綠色鄉村、鄉村數字治理、鄉村網絡文化、信息惠民服務等,都是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發力方向。為鄉村振興進行數字賦能,有助于在數字時代推動城鄉之間資源、機會等的均等化,對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影響深遠。
順應億萬農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行動計劃》就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網絡幫扶與數字鄉村建設有效銜接作出專門部署。事實上,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數字技術已經大顯身手。比如,利用信息化手段精準掌握意外致貧人員,及時追蹤脫貧人員的后續發展情況,提供防返貧定制方案,等等。也要看到,當前依然有不少農民群眾不太熟悉智能手機操作,更不用說掌握電商直播、智慧農業等新技能。結合農村生產生活實際,向農民群眾普及手機應用、網上辦事、電商物流、直播帶貨等知識,不斷提升數字素養,才能讓廣大農民更好享受數字時代的發展紅利。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數字中國的發力期。循著數字鄉村發展的“施工圖”扎實推進,必能在廣闊天地奏響數字時代的田園牧歌。
(據《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