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方太命用鏡頭捕捉周口愛鳥護鳥生態畫卷走筆
□見習記者 何晴
傍晚,行人漫步至沙潁河畔,微風拂面,夕陽灑下的光暈早已鋪蓋河面,忽聞得百囀千聲,抬眼望去,棲息在河堤邊的白鷺群正準備覓食,它們姿態各異,或獨立、或踏波、或振翅……
獨舞依磐石,群飛動輕浪。
咔嚓——一旁蹲守的方太命用快門記錄下這絕美一幕。作為周口鳥類生態攝影師,方太命與鳥兒相識、相知、相惜,用鏡頭鎖定100種鳥類的美妙身姿,親歷了周口鳥類生態環境從“一片千山鳥飛絕,兩岸綠失色”,變為如今“百鳥棲息成常態,兩岸百草生”的喜人景象。
跌進鳥世界
方太命從2003年接觸攝影,經常拍攝風光、民俗等。2018年,方太命在一次出差時,偶然間看見朋友正拍攝紅腹錦雞(俗稱“火鳳凰”),立刻被其優美姿態所吸引。但因當時器材不夠專業,對鳥兒不夠了解,便放棄了拍攝。回家后的方太命依然對鳥兒念念不忘,當即決定學習鳥類攝影。有了想法后,他多次向朋友取經,一有時間,就去觀察鳥類,了解它們的習性。
做足功課后,方太命去了第一站——沈丘縣劉莊店洼子村。在洼子村泥河,方太命遇到了70多歲的候鳥人李志軒。據李志軒介紹,泥河有五六百只鳥,但都叫不上來名字。經過方太命一行人觀察發現,鳥兒中有蒼鷺、白鷺、牛背鷺等一大批野生鳥類。“當時是2018年3月中旬,蒼鷺剛剛從南方飛來,正好讓我們遇到。大概有五六只,停留在了洼子村的楊樹林里。”方太命說,“這是我第一次在周口地區拍到蒼鷺,很是興奮!”
2020年1月,方太命得到一個好消息——淮陽龍湖,飛來了50多只白鷺。據方太命回憶,第一次在龍湖見到白鷺時,因器材原因無法拍攝,只能放棄。幾日后,方太命一行再次啟程,這次除了專業器材,他們還帶上了十幾斤的活魚。“白鷺喜食活魚,其中一只覓食成功后,其余的都來了,再加上拍攝時的預判和經驗,終于拍到了一組滿意的作品。”方太命驕傲地說。
3年多的時間,方太命的硬盤從2000G,換到了4000G。“我和好友3年前約定,要拍下100種鳥,目前這個愿望已達成。”下一步,方太命計劃到沙河、潁河、賈魯河的源頭,繼續觀察、記錄鳥兒的身影。
與鳥兒的“朝夕相處”,讓方太命和鳥兒達成了默契。“聽到鳥兒的叫聲,我基本上就能分辨出是什么鳥,它表達著什么樣的情緒。前些天還遇見一只掉隊的鳥兒,我看它四處張望、來回地跳,聲調高,明顯不正常,在觀察它的近兩個小時里,我對它的恐懼和慌張感同身受。”
“這是我之前在淮陽龍湖拍的,看這白鷺捕魚時姿態多優美!”
“這張是我在大閘下游拍到的,十幾只白鷺同時展翅……”
“我很滿意這張翱翔于天空的蒼鷺,蒼鷺是鷺鳥中的大型飛禽,瞧這霸氣感是不是撲面而來!”
方太命盯著屏幕,用鼠標點擊著照片,一張一張地向記者“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作。每一張照片背后都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或驚險、或狼狽、或幸運,在方太命激動的講解中,記者仿佛也一同跌入了鳥的世界。“如果讓您用一種鳥來比喻自己,您認為是哪種鳥?”面對記者的突然提問,方太命愣了一下,眼神飄向了窗外,道:“是白鷺。白鷺羽毛潔白,在空中盤旋的狀態讓人覺得超脫世外,傳遞給人一種美好的感情。郭沫若曾說過,‘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我很贊同,白鷺的身形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一切都那么恰如其分。”
談到拍鳥在生活中所占比重,方太命脫口而出:“一天不拍鳥我就手癢得慌。”比起之前拍攝的風光民俗,如今專拍攝鳥的方太命感受到了攝影更深層次的情懷。“當我處在鳥的世界中,仿佛一腳跌進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它們的鳴叫聲真的太好聽了。我從不為了拍鳥而拍鳥,更多的是置身于鳥世界的滿足感和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情懷。”
守護鳥家園
拍好鳥,更要懂得護好鳥。
春季和秋季,周口地區的旅鳥居多。春季旅鳥來此筑巢、繁殖,到了夏季,幼鳥在風吹雨淋后很容易掉落離巢。候鳥人李志軒每年這個季節,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收養這些離巢的幼鳥,精心撫養后再放歸自然。洼子村有200多戶人家,與各種鳥類和諧相處了200多年。方太命說:“村民有時候蹲在家門口吃飯,鳥兒從頭頂飛過,恰巧拉在碗里,人家也不惱,只是站起身再去盛上一碗。”
從洼子村村民身上,方太命感受到了人與鳥類和諧相處的美好,也堅定了用實際行動護鳥的決心與信心——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開啟了護鳥宣傳之路。
保護鳥的首要前提就是在拍攝時要和鳥保持安全距離。拍攝鳥類的安全距離一般在30米至50米,一旦越過安全距離,鳥兒就會成為“驚弓之鳥”。如何控制好與鳥類接近的尺度,方太命可費了不少心思。
商水縣魏集鎮汾河段的一片林地里(現白鷺園),棲息著多種鳥類。但因樹木高且密集,導致拍攝角度欠佳,一直鮮有鳥類攝影師前往。多好的地方啊,不拍真是可惜!但是如果直接拍攝會不會驚擾到鳥兒?2021年,因鳥與方太命結緣的周口師范學院生物學教授牛明功和沈丘攝影家馬鐵鋼對林地內的鳥兒種類進行了統計,以巢為尺,經過估算,該林地約有15000多只鳥。如何在保護鳥兒棲息地的同時,對鳥兒進行拍攝呢?三人商量,由方太命出資,在一不動樹、二不驚鳥的前提下,搭建了高14米、可承重6人的鋼管架。2022年,鋼管架又套上了“偽裝衣”,解決了“驚弓之鳥”的難題。相較往年同一時間,3月2日,該林地提前“入住”了500余只鳥,真正成為了“鳥兒的樂園”,也實現了方太命一行人拍鳥、護鳥的初衷。
2021年世界環境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組織了“六五環境日系列宣傳創意作品征集”活動,經周口市生態環境局推薦,方太命等幾位周口本地鳥類生態攝影師拍攝的作品成功展覽,大放異彩,廣受好評。此行后,方太命開始思考,如果能成立一個民間鳥類生態保護協會,是不是能吸引到更多人來關注鳥類生態保護問題?終于,在方太命多次奔走和周口市生態環境局的推動下,“周口市鳥類生態保護協會”成立。據了解,該協會已有56名成員致力于鳥類生態環境保護,人員范圍覆蓋周口各縣(市、區)。
“通過宣傳,每多一個人愛護鳥兒,自發地保護生態環境,我們都會感到很欣慰。”方太命他們下一步計劃要開辦鳥類生態攝影知識講座,以喚起更多人愛鳥、護鳥的意識。
成為鳥“朋友”
在方太命心中,鳥兒早已成為他人生中十分重要的“朋友”。在追隨鳥兒的過程中,方太命也親歷了鳥兒棲息地的變化。
“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個地方的環境好壞鳥兒最先知道。近年來,周口“臭水溝”變成“景觀河”,這對于鳥兒來說也是意義非凡。“當我看到‘朋友’生活的地方一天比一天好,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據方太命介紹,近年來沙河、潁河、賈魯河、汾河、泥河、渦河、龍湖濕地公園等眾多河流生態保護區、濕地公園,均出現了多種鳥類,如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夜鷺、池鷺、蒼鷺、牛背鷺、水雉、白腹隼鵰、震旦鴉鵲、黃鸝等。在周口淮陽龍湖濕地公園、沈丘縣劉莊店洼子村、商水縣魏集白鷺園,數以萬計的白鷺、池鷺在此地筑巢育子,從旅鳥變為留鳥。至此,原來“一片千山鳥飛絕,兩岸綠失色”,變為如今“百鳥棲息成常態,兩岸百草生”的喜人景色。
“鳥兒數量變多,種類也要變得多樣化。震旦鴉鵲的人工繁殖問題是我們比較關注的。”據方太命介紹,震旦鴉鵲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主要生活在草叢、蘆葦茂盛地,體型嬌小,羽毛顏色與蘆葦相近,不易察覺。相比全國,棲息在淮陽龍湖的震旦鴉鵲數量較多。“受到鄭州人工繁殖疣鼻天鵝的啟發,我們想要找到震旦鴉鵲的繁殖地,了解其繁殖規律及習性,讓淮陽成為震旦鴉鵲的‘家鄉’。”方太命說,“鳥兒是我重要的‘朋友’,我有義務、有責任為它們尋找最合適的生存家園。”
除“振興”震旦鴉鵲族群外,一天花費100元打造淮陽“白鷺之城”也是方太命等人對“朋友”的承諾。經過3年多的拍攝宣傳,淮陽龍湖里的白鷺已從旅鳥變為留鳥,但每日需要在龍湖內投放100元錢活魚的問題讓方太命犯了難。“白鷺喜食活魚,如果每日能在龍湖投放100元錢的活魚,就能解決白鷺喂養問題,讓白鷺永遠留在這里。”可實施起來談何容易?資金、人員等難題均不易解決。“我不會放棄,我們將繼續奔走、敦促這件事,有信心將淮陽打造成‘白鷺之城’,讓更多人認識、愛上我的鳥兒‘朋友’!”方太命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