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
□記者 王偉宏 黃佳 文/圖
民俗文化是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見證著一個地方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民俗博物館作為展示、研究和傳播優秀民俗文化的重要場所,是了解一個城市風土人情最直觀的地方。
① 守 護
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現為國家三級博物館、國家2A級旅游景區,是一家集文化旅游、學術交流、民俗文化收藏和保護展示、開展文化交流和教育活動、提供實習實訓基地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博物苑內收藏的10萬余件歷代墓志銘碑刻、漢代畫像磚、古陶瓷器、古代建筑構件、古家具、農耕文化物件、石刻、名人字畫等,構成了一幅豐富多彩、震撼心魄的周口民俗文化風情畫。華威藝術館、古碑廊、百獅園、紅色文化館、農耕(民俗)文化館、百工百業館、古床館、古建構件藝術展覽中心、石刻景觀帶、書畫展廳和獨具特色的名家楹聯景觀等各大陳列館常年免費面向社會開放,年接待觀眾達30余萬人次,每年開展青少年觀民俗、學民俗、體驗民俗和中原農耕文明謎語競猜等科普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活動50余場次。
該博物苑的館長、副館長就是杜忠義、杜超父子,父子倆人數十年堅持收購收藏周口民俗文化老物件,為保存傳承周口民俗文化付出了巨大心血。在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里,紅色文化館、農耕(民俗)文化館、百工百業館幾乎占去了整個場館面積的四分之三。
② 傳 承
在周口這片土地上,早有炎帝神農氏播種五谷、開創遠古文明的創舉,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率部族從甘肅天水沿黃河東渡,來到宛丘(淮陽),升起了中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奠定了幾千年中華文明昌盛的根基。在數千年歷史進程中,周口先民創造了輝煌的農耕文明,積淀了豐厚的農耕文化遺產。
然而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許多傳統農具、農耕技藝正在走向衰落和消亡。深入挖掘周口農耕文化的內涵及其價值,保護傳承和展示農耕文化,對于展現周口優秀歷史文化的魅力和風采,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深入挖掘和弘揚中原農耕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和歷史根脈,積極服務周口城市文明建設,開設農耕(民俗)文化館并舉辦“中原農耕文明巡展”活動,收藏和展示從新石器時代的石磨盤、石磨棒、石斧、石犁等至近現代的生產生活工具耬、犁、杈、耙等2000余件老物件。在傳承農耕文化、留住農耕記憶、弘揚農耕文明、教育子孫后代、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中原農耕文明巡展”被省社科聯評為2019年度河南省社科普及優秀活動項目。2019年12月,該博物苑民俗項目“周口農耕習俗”獲第五批周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自2017年2月以來,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與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川匯區委、川匯區人民政府、川匯區委宣傳部、川匯區文化和旅游局、市關帝廟民俗博物館等單位聯合舉辦31場“中原農耕文明巡展”活動,足跡遍布我市大中小學校、社區、街道等,受益觀眾達百萬余人,在弘揚、傳承、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和諧進步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隨著周口城鄉人民生活的變化,一些生活老物件逐漸被時代淘汰。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把周口人民在過去歲月里使用過的生產生活用品進行實物展示,讓人們真實地感受那段難忘的時代記憶,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對社會孜孜不倦的奉獻,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尊重和認可。
③ 愿 景
杜超告訴記者, 作為一名市政協委員,他在今年兩會上建議我市制定完善的文化產業政策,為文化產業提供政策支撐,結合文旅文創相關產業,形成系列產業鏈或產業集群,提供更為廣闊的文化產品交易平臺,扶持地方文化產業形成“拳頭行業”“拳頭產品”。
“民俗文化具有物質生活價值、精神生活價值和社會生活價值。在新時代的今天,留住鄉愁記憶,延續歷史文脈,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十分重要。”杜超說,保護和傳承民俗文化,還需要不斷挖掘民俗博物苑的內涵,增強人們對民俗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讓民俗文化博物苑成為普通群眾身邊的歷史文化傳承基地、民俗風情展示點,更好地為建設文化旅游強市服務。
展望未來,杜超滿懷激情與動力——希望將博物苑打造成融收藏、文創、研究、觀光、宣傳、展示、休閑、娛樂、教育、經濟十大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型公共文化設施。圍繞這十大功能,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可以推出多種教育專題,如愛國教育、休閑教育、鄉愁教育、勤儉教育、傳統節日教育等,從而形成不同維度的文化吸引力,打造新型的文旅文創產業鏈,為周口文旅發展再添一張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