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吉鴻昌傳》
■謝庚原
哀哉烈哉,鴻昌國士,何其志也鴻而其壽難昌也!吉鴻昌,字世五者,初名恒立,河南桐丘人也,少有勇力,家貧,其父于河灘營茶肆為業,廣交游往來商、吏之倫,故其出也窘而其識也廣。
適馮玉祥招兵中原,鴻昌年方十七,遂虛報其歲以入之。其為卒也,驍勇絕倫,常沖鋒在前,軍中呼為“吉大膽”。從軍初戰陜川,未幾,擢為團長,后漸次升至軍長,尤為馮所重,兼牧寧夏,虎踞西北,是時鴻昌方三十有四矣。
中原役后,領其軍歸蔣中正,奉命同圍紅軍,鴻昌生長貧苦之家,素聞紅軍義行壯舉,以怠戰為蔣所忌,解兵罷政,遣其出洋通考列國政務。至美,二人辱之曰:徒聞東亞有日本人,更不知華人也。鴻昌怒甚,同行怯事者曰:今寄寓他國,不若暫自稱日本人,無拂其意也。鴻昌愈難為懷,手書“我是中國人”于木瀆,每出必系之頸上,以示洋人,時人多觀之。
半歲而歸,入黨于北平,時東三省已入倭寇手,遂就職察哈爾省抗日同盟軍為軍長,毀家紓難、揭旗張垣,于察北抗日烽火中受命維艱,領北路指揮,連奪四縣、收復多倫,乃至塞上大捷,驅之出察境,蓋自抗戰以來,此首復河山也!
嘗念其鄉窮僻,文教久衰,國運不昌,欲建一鄉學,傾其蓄以為資,修書其父以為主事,又遣其裨奔走期間,聯絡鄉賢士紳,期年而校成,命以己名,自是民風漸開,新思日及,至今桐丘之地崇文尚學、莘莘學子勤奮求進也甚,鴻昌之力也。
民國廿三年,居天津,務黨武裝之宣傳籌備,軍統陰知其情,傷而收系之,窮其刑以逼供,而鴻昌竟為所屈。十一月二十四日,時白雪飄飛,天宇皓潔,臨刑高呼“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時春秋僅三十有九矣。其抗日救國、鐵骨丹心,凜然大義、聲遏流云,視死如歸、氣貫長虹,屢使后人家國不忘,常令我輩刻骨銘心!
惜鴻昌年未不惑而見害,既昌壽不享,則鴻志難酬,今戰火已熄,忠魂不泯,浩氣永遠!惟愿其泉下有知,曉今日中華之鴻運,神州之昌途,國泰民安,盛世如愿,庶幾可以無恨也。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