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脈周口”系列歷史人物之沈郢
□黃獻
古之君子,出來做官,進入仕途,彰顯于朝堂之上,我們稱之為入世。
入世,顧名思義,就是積極地進入到世界大眾之中,盡自己之力,為世界大眾作貢獻。
如果說不愿意入仕,藏于蕓蕓眾生之間,樂于山林之趣味,這樣的君子,是為隱士。
公元前三世紀,在潁河之濱,就有這樣一位隱士,其名為沈郢。
一
沈氏是以國為氏。周朝早期,曾有沈國。
關于沈國的立國之歷史,在《沈子它簋》出土之前,一直都認為是周文王第十一個兒子季載的封國。
司馬遷在《史記》里記載,周武王將商朝滅掉之后,為安定天下,立即止戈,分封功臣、同族以及堯舜禹及夏商之后。但是,季載因為年幼而沒有分封。
之前一直傳說,雖然季載沒有分封官職,但是封的有食邑。食邑就是沈國。
所謂的食邑,就是這個地方的百姓要供養季載。
上世紀三十年代,《沈子也簋》出土,簋上有銘文,郭沫若解讀后認為,該簋的主人沈子名“也”,是周公的曾孫。著名文獻專家楊伯峻也持同樣觀點,其在《春秋左傳注》里也說:簋主人沈子是周公的曾孫,其父始封于沈,沈子繼承父封,然猶秉承其大宗周公。自此,沈國的立國來源算已清晰。
關于沈國的地理位置,雖有多種說法,但其范圍都集中在今天的安徽阜陽西北120公里、河南沈丘老城鎮、安徽臨泉縣這3個地方之中,靠著潁河。由此可知沈國的大致范圍。
沈國的級別并不高,是子級別。周朝的侯爵分為五種:公、侯、伯、子、男。能封為公,都是忠臣,比如周公封在魯國,姜太公封在齊國;封為侯的,同宗親的人比較多,也有外姓的,比如舜的后代媯滿封在陳國。在孔子著的《春秋》中,沈國出現過六次,每次孔子都是稱之為“沈子”,充分說明沈國是“子”的級別。距離沈國不遠的還有一個許國,其是“男”級別,孔子稱之為許男。
沈國是一個小國家,級別低,地盤小,沒有實力,這就決定了許多時候需要看大國的臉色。孔子記載的公元前624年那場戰爭就是沈國在大國之間夾縫生存的典型表現。那一年,晉國帶領著宋國、陳國、衛國、鄭國一起攻打沈國。沈國這等彈丸之地哪能經得住聯軍的火力,大敗,沈國民眾四處逃散。
而戰爭的原因就是因為沈國投靠了楚國。
投靠楚國,挨晉國的打;如果投靠晉國,是不是要挨楚國的打?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當楚國的小弟,就得聽楚國大哥的話,大哥說要攻打吳,就得舍命跟著上,哪怕是大哥在管閑事。
齊國大夫慶封曾經篡權謀亂,出逃之后先是逃到了魯國,魯國不肯接受這個小人,他又投奔到吳國,吳國卻以禮相待,還給慶封一個封地。吳國的做法,被楚國的國君楚靈王認為侵犯了齊國國君的權威。
如此忤逆之人,還以禮相待,啥意思嘛?
于是楚靈王就召集蔡國、鄭國、許國、沈國等一干小兄弟在一起商量,公元前538年7月,他們組成聯軍攻打吳國,將慶封誅殺。
沈國參加這種戰爭的結果就是:被吳國記仇。公元前519年,吳國“回敬”沈國時毫不留情。
國小則無話語權。
公元前506年,魯國召集一大幫子國家進行會盟,商討攻打楚國的事情。沈國也被通知。但沈國一直是以楚國為大哥的,參加討伐大哥的會肯定不合適,就沒有來。沈國的缺席激怒了與會的國家,他們在攻打楚國的同時,就把沈國也捎帶上了,蔡國的一個叫公孫歸姓的人直接將沈國滅了。
沈國當時的國君叫沈子嘉。公孫歸姓抓到沈子嘉后,帶回了蔡國,蔡國把沈子嘉給殺了。
從此,再無沈國歷史。沈國的后人以國為氏,沈氏開始出現。沈郢就是沈國的后人。
二
古代隱士很多,孟子曾經說,伯夷隱居在北海海邊,姜太公隱居在東海海邊。
這兩人都是歷史上有名的賢人。
孔子在泰山游玩時也曾遇到一個令他驚嘆的人。其人名叫榮啟期。
當時,榮啟期穿著補丁滿身的衣服,用一根破舊的繩子做腰帶,一邊走一邊談著琴唱著歌。
孔子覺得奇怪,就攔住問:“先生,您看上去非常貧窮,為何還這么快樂呢?”
榮啟期回答:“我的快樂有很多原因呀,我給你說最主要的三條吧。第一,天生萬物,唯有人最尊貴,我被生成了人,是不是應該很高興?第二,在人類中,男女有別,男比女尊貴,我被生成了男的,是不是應該很高興?第三,有些人還沒出生就死亡,有些人出生后未成年就死亡,我現在已經活到九十五了,是不是應該很高興?貧窮,難道不是讀書人的固有狀態嗎?死亡,不是人的必然結果嗎?我以讀書人的固有狀態去面對人的必然結果,這需要憂愁嗎?”
沒毛病。
除了那句對女性的歧視之外。
孔子也覺得他說得好,感嘆說:“這真是一個能夠自我寬慰的人。”
這種人,沒有官職在身,沒有榮華富貴,卻能怡然自樂,閑情于山野之間,就是隱士。
三
能夠稱之為隱士,是有前提的:必須是有才能的人。
在春秋戰國時期,必須是士大夫之人。
士大夫與普通百姓的區別有六個方面:說話上不會信口開河;舉止上不會輕浮;操守上不會無恥;富有德行;不會因為利益放棄自己的原則;能夠安定內心。
士大夫學習的目的是治理國家,讓老百姓享受其智慧帶來的利益。但是,如果碰到不甚賢明的君主,他們的主張行不通時,就會選擇離開朝廷,而隱居在鄉野之間。
自己的主張不能被認可,就應該離開朝廷。這是儒家一貫推崇的觀點。
孔子的弟子樊遲曾經問孔子:“鮑牽在侍奉齊國國君時,兢兢業業,非常辛苦,應該已經做到忠誠了,為何還要被砍掉雙腳,這樣的國君是不是太昏庸了?”
孔子回答:“古代的士大夫,國家政治清明就出來做官,國家政治昏暗就隱居起來。鮑牽呢,在混亂的朝廷里做官,也不考慮君主是否賢明,以至于遭受刑難,還不如向日葵呢,向日葵還知道保護自己的腳呢。”
鮑牽是著名賢人鮑叔牙的曾孫。
向日葵繞著太陽轉動,從科學的角度,是為了得到更充分的陽光來進行光合作用,在這里,孔子將其看作是對自己腳的保護,這種新解也蠻有意思。
四
清朝乾隆十二年(1747年)刊印的《陳州府志》記載沈郢:
有高行,秦征為相,不就,作沈亭于潁水之濱,游釣終身。
高行,是指高的德行和技能。通俗地說,高水平的人。
沈郢在當時還應該是個聞人。所謂聞人,就是聲名隆達,傳于四方的人。否則,秦國怎能知道?
但是其事跡不可考。
秦國給予的職位是國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是抱關擊柝之可有可無的職位,但其卻不為所動,除了其淡泊名利之外,會不會有其他原因?比如生長于中原大地的沈郢會不會覺得喜于侵城略地秦過于殘暴?
不可知。
歷史容不得猜想和假設。歷史尊重了他,既然他愿意隱逸,垂釣于潁河之濱,為避風雨而修建小亭子,歷史也就記載了他修亭與垂釣之事,其他事都沒記載。
在悠遠的戰國時期,有一老者披戴著蓑笠悠然地坐在亭子里釣魚,從古釣到今。
參考資料:
1.《中國歷史年表》,柏楊著,海南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P73。
2.《春秋榖梁傳譯注》,承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2015年1月第8次印刷,P696。
3.《春秋公羊傳譯注》,王維堤、唐書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P265、P508。
4.《左傳譯注》,李夢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2014年9月第10次印刷,P348。
5.《史記(評注本)》,岳麓書社,韓兆琦評注,2012年10月第1版,2016年6月第14次印刷,P495。
6.《孔子家語》,中華書局,王國軒、王秀梅譯注,2011年3月第1版,P196、P485。
7.《春秋》,孔子著,吉林文史出版社,孫建軍主編,2017年1月第1版,P214、P367、P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