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慕晨 劉華志 張猛 文/圖
核心閱讀
仲夏時節,火熱的驕陽將碧空中朵朵白云照得光亮耀眼,漫步在周口市西華縣的鄉村,一條條道路寬闊延綿,一幢幢農居屋舍干凈整潔,一張張質樸的臉上笑逐顏開,一股股生態新風撲面而來……
周口要美,農村必須美。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落實中央、省關于開展“治理‘六亂’ 開展‘六清’”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等鄉村建設工作要求,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全面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新成效、邁出了新步伐。
“扮顏值” 村居生活“靚”起來
一條條平整潔凈的休閑步道,一個個干凈整齊的農家小院,一面面整潔美觀的展示鄉村文明新風貌的“桃文化”墻……走進西華縣裴莊村,潔凈環保、現代文明與田園風光相互交融的美麗鄉村正在這片沃土上鋪展開來。
事實上,裴莊村并非“天生麗質”。“以前村里的路晴天走著硌腳,下雨天泥濘不堪。”73歲的村民胡蘭英回憶,2003年的時候村里靠上級撥款和村民集資修建了柏油路,改變了交通閉塞的狀況。2014年以來,裴莊村連續10年開展美麗鄉村工作,建設“生態宜居美麗裴莊”。修建道路、游園,安裝路燈;栽種綠化樹木、種植綠化花草;開展衛生整治活動,設置保潔員公益崗位,配備垃圾桶、保潔車等衛生設施,對垃圾及時清運;開展“廁所革命”,修建下水道,改旱廁為水廁……如今的裴莊村,呈現出“村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鄉村田園美景。“現在美景如畫,生活舒暢,像是住進了‘世外桃源’里。”談起村里的變化,胡蘭英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鏡頭轉向裴莊村8.4公里外的龍池頭村,道路寬闊平坦,小樓鱗次櫛比,綠化叢林蔥綠,池水波光粼粼,荷花亭亭玉立矗立于水中,蝴蝶時而盤旋飛舞,時而停留在荷葉上……一幕幕、一景景都如同一幅幅美麗的水墨畫卷。“現在俺村到處都是風景。住在這干凈又舒心,啥都有,跟城里比也不差。”龍池頭村的一名村民愜意地賞著湖景,滿臉笑容地說道。
龍池頭村是由“一龍二灣三景四莊”10個自然村合村并居,建成1302棟花園式別墅組成的高標準新型農村社區。近年來,龍池頭村按照“生態、旅游、宜居”的設計理念,積極翻新商業街,統一商戶門牌標識,提高規范性與美觀度;實施亮馬臺文化遺址修復工程,還原了環湖步道、仿古圍欄、標志石、拴馬樁等歷史場景;持續推進街巷綠化美化亮化,補充地被植物;鋪設廣場、道沿,安裝、維修路燈;制訂龍池頭村深化垃圾分類實施方案,持續推廣“戶分類、村收集、縣清運”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模式……如今的龍池頭村,水、電、路、網、氣全覆蓋,村中小地塊、小節點、小街巷被綠化為小游園,推窗見綠、開門即景,山青、水秀、園美,人居環境日益優化。
自2021年11月以來,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深入開展以“治理‘六亂’ 開展‘六清’”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全面改善提升農村生態環境,初步實現全市農村人居環境“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目標。2022年累計完成農村戶廁無害化改造10萬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
主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以上,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100%,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率95.9%。所有行政村、98%的自然村實現通硬化路,實現“村村通”自來水目標……
“興產業” 鄉村事業“甜”起來
美麗鄉村,既美在“顏值”,也美在“氣質”。靚麗的鄉村美景背后,把“風景”變成“產業”,將“美麗”轉化為“生產力”,是頂層設計帶來的發展紅利。
7月,正是瓜果飄香的季節,在裴莊村的桃園里,一個個成熟的桃子掛滿樹枝,散發出誘人的果香。
裴莊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生態旅游特色農業產業為突破口,依托“萬畝桃園”連續舉辦19屆桃花節,形成了從種桃、賣桃到賞花、看景,再到喝桃花酒、住桃家院、看桃緣戲、上淘寶網,一二三產業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桃”產業鏈,村集體經濟年收益達到36萬余元。以裴莊村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村莊發展休閑農業經營主體26個、農戶4820戶,經營項目涵蓋食、游、娛、購、宿等方面,年經營性收入達2.6億元。
在龍池頭村的辣椒田,一行行整齊的辣椒枝繁葉茂,辣椒枝頭開滿了潔白的小花。在媧城王婆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制作以辣椒為主要配料的調味品。
龍池頭村圍繞特色產業發展,以鄉村綜合功能區打造為平臺,堅持“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發展理念,構建了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格局。利用“飛地經濟”和“政府+平臺公司+企業+村集體+脫貧戶”模式,促成周口市現代農業產業園——西華縣辣椒產業園核心基地落地龍池頭村,引進現代化科技農業技術,開展優質辣椒育種、新品種示范推廣、多元化產品加工等業務。媧城王婆食品有限公司、多福星主食產業有限公司、龍城頭生豬養殖場等相繼落地,成功打造了糧食、辣椒、生豬等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支撐。
近年來,我市聚焦農村優勢特色產業,強化創新引領,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拓寬增收鏈,積極引領鄉村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目前,全市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2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80家,農產品加工業年營業收入900億元左右。全市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5家,參與聯合體的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300多家,年營業收入260億元左右,輻射帶動農戶約30萬戶。全市積極開展“一村一品”村鎮創建,截至目前,我市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11個、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7個。
“聚民心” 文明鄉風“活”起來
鄉村不僅要塑形,更要鑄魂。近年來,我市扎實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著力聚焦傳承培樹好家風,創新機制除陋習。全市總動員,村鎮齊參與,使鄉村“增顏”,讓群眾盡享環境之美、生活之美、民風之美。
走在裴莊村的街道上,道路兩邊房屋的墻面上繪滿了關于“桃文化”、思想道德、傳統美德、鄉村文明、廉政建設的宣傳畫。走進裴莊村村史館,厚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幾張木桌上,陳列著很有年代感的煤油燈、陶罐等老物件,每件物品都在訴說著曾經的艱難歲月,激勵著裴莊村人朝著更好的日子大步前進。
裴莊村注重新風培育,堅持以文明村鎮建設為抓手,以新鄉賢文化為引領,建立健全“一約五會”制度,設立善行義舉榜,持續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好兒子、好媳婦、好公婆、文明衛生戶、脫貧致富戶“三好兩戶”評選表彰活動,用身邊人、身邊事引導教育全村干部群眾,推動形成尊老愛幼、文明健康、遵紀守法、勤勞致富的農村社會新風尚。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倡樹鄉村文明新風尚,廣大群眾從“袖手觀”到“拍手贊”、從“站著看”到“動手干”,村里面貌煥然一新,社會文明新風尚蔚然成風。
身處龍池頭村,處處可以感受到黃龍文化,坊間流傳著美麗的黃龍傳說,龍池頭的“龍”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龍,屬“黃龍”。龍池所處之地即賈魯河故道,也就是古時小黃河。“黃龍”就是小黃河的文化概念,是“黃河文化”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寓意中華民族人民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龍池頭村持續做好惠民利民、德化人心等工作,不斷提振村民精氣神、煥發文明新氣象。自2021年8月15日組織成立龍池頭孝心志愿服務辦公室以來,以孝文化為切入點,從樹孝風、定孝制、開講堂、做孝事、樹榜樣5個方面,打造鄉愁館、幸福苑等志愿服務陣地,挖掘、弘揚龍池頭黃龍文化和紅色感恩文化,助推文化自信、文化振興。
新希望播種在沃野田間,新活力孕育在美麗村落。在奮力譜寫家鄉巨變的美麗篇章中,秀美活力的鄉村新貌愈加清晰,一幅“有產業、有顏值、有鄉愁、有活力、有福祉”的生動圖景,正在廣袤的三川大地鋪展開來……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