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解讀
◇張君民
(接上期)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于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譯文】
不言才是符合自然規律的。所以狂風刮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它這樣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不能持久,何況我們人類呢?所以順從于道的人,行為就與道相同;順從于德的人,行為就與德相同;表現于失道失德的人,行為就與失道失德相同。因此,得到道的,道也樂于得到他;得到德的,德也樂于得到他;失道失德的,就會得到失道失德的結果。為政者的誠信不足,人們自然不會信任他。
【解讀】
狂風暴雨是天地的力量在極端條件下暴發出的一種特殊現象,可以解釋為是天地之失。而極端的事物是不能長久的,即使是天地的力量也不能例外,何況渺小的人類呢?本章中,老子用自然界的狂風暴雨不能持久的事實為喻,告誡統治者應體悟大道,治國理政要遵循道的原則,少用強制性的法令橫加干涉,更不要施行暴政。而要順道行事,合德處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履好職,盡好責,這才符合自然規律,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穩固,使百姓生活更加安然暢適。
當前,我們一直在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正能量,這是順應道、合乎德的體現,其目的是為了讓民心更加凝聚,讓制度更加完善,讓國民關系更加親和,進而實現中國夢。其實,我們所極力倡導的,恰恰是我們有所缺失的。一些領導干部,他們的有些做法和行為并未順應道、合乎德,任之發展,必然會失去民心。所以,作為領導干部,要嚴格約束自己、規范自我。
一要率先垂范,少說多干,行不言之教。“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領導干部是人民群眾心中的標桿和楷模,如果處處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求真務實、一心為民,自覺弘揚正氣,抑制歪風邪氣,不用多說,不用多宣傳,人民群眾自然就會擁護他、愛戴他。因為他順應了道,道會成就他,合乎了德,德會成全他。
二要順應天道,得道多助。順應天道就是要遵循萬物的規則,依規行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作所為偏失于規則,就背離了道和德,就要有損失,就會受到懲罰。反之,如果事事處處以順道合德為根本,所作所為合乎民心、遵循規矩法則,必然會得到人民的愛戴,即得道多助。
三要誠實守信,取信于民。孔子曰:民無信不立。當前有些老百姓對官員不信任,就是因為面子工程、政績工程多,民心工程少,不僅失去群眾信任,也極大地損害了政府的形象。因此,領導干部必須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用行為約束自己,用行動展現自己,用結果證明自己,用百姓口碑衡量自己,這才是為官之道,才能取信于民。③22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