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后,天氣逐漸變得涼爽,人們參與戶外活動的積極性會提高。而活動帶來的足踝扭傷,即人們常說的崴腳,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傷病。然而,很多人扭傷后會采用熱敷或手揉扭傷部位的方式緩解疼痛,殊不知這一行為非但不能加快康復,反而會加重病情。通常,運動損傷分為三期:急性期、緩解期和康復期。因此,療傷也應分期進行。
扭傷后:馬上冷敷20分鐘
扭傷急性期通常指傷后24小時或48小時內,此時受傷組織可能出血,局部出現紅熱腫痛、功能障礙等急性炎癥反應。這時,患者要停止活動,然后根據情況選擇冷敷、加壓包扎、抬高傷肢等方法處理。一般先冷敷,后加壓包扎,也可二者同時進行。冷敷一般每次20分鐘,每4小時一次,24小時或48小時后停止使用。包扎可用適當厚度的棉花或海綿放于傷部,用繃帶稍加壓力包扎,并經常關注包扎部位的情況,若出現繃帶過松或過緊,須重新包扎。一般來說,加壓包扎24小時后即可拆除。
損傷后出現疼痛是難免的,使用外敷傷藥如云南白藥(成藥)等,可迅速消腫止痛。疼痛較重者,可服止痛片,如芬必得。淤血較重者,可服跌打丸、七厘散等。
須注意,扭傷急性期不能熱敷,也不能按摩傷部,否則會加重出血和組織液滲出,使傷部更腫脹。不過,雖然傷部不能揉,但可對其周圍部位循經取穴,進行點按,消腫止痛。踝部受傷可點按血海、三陰交。不知道穴位的具體位置也沒關系,所按位置大體正確即可。
緩解期:熱敷加按摩
緩解期一般為受傷24小時或48小時以后,這時出血已停止,急性炎癥逐漸消退,但局部仍有淤血和腫脹,組織開始吸收淤血,修復傷處。此時要改善傷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環,促進組織新陳代謝,使淤血與滲出液迅速消退。因此,治療上可選擇熱療和按摩,也可拔罐或服用藥物。須注意的是,雖然此時可直接按摩傷部,但最初一兩次用力宜輕,以微痛為度。
老年人扭傷后,軟組織的酸痛反應比年輕人出現得慢,往往要經數天,且一般需用藥物才能緩解疼痛,這時可選風濕膏敷貼或活絡油擦抹。
康復期:點對點按摩
康復期的到來,快則在傷后三四天,慢則一兩周,此時損傷基本修復,腫脹、壓痛等局部征象也已消除。不過,由于功能尚未完全恢復,病人在活動時仍可感覺疼痛,酸軟無力。個別嚴重者因粘連或瘢痕收縮,可能出現傷部僵硬、活動受限等情況。因此,這時要增強和恢復肌肉與關節功能,應以按摩、理療、功能鍛煉為主,適當配以藥物治療。
按摩對預防傷部的硬結和粘連有較好的效果,可對傷部進行點對點的按摩。功能鍛煉是避免再損傷的有效方法,可直腿抬高,訓練大腿股四頭肌肌力,每天3次至4次,每次做3組,每組做20下至30下。此外,可用祛風通痹的中藥外敷或熏洗藥熏洗傷處,對損傷的后期治療也有一定的作用。
(周口淮海醫院手足外科 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