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來
彈指一揮間,已去三十載。
1993年,在豫北老家教書的喬葉,在《中國青年報》發表了處女作,三年前的一個麗日晴天,喬葉從鄭州北上,去北京老舍文學院報到。
三十年前,我還在古涼州的一個小縣城讀書。溫習功課之余,最大的愛好是去校外和郵政報刊亭約會。上世紀90年代初的《遼寧青年》《涉世之初》《新一代》等青年雜志,不時刊出喬葉的青春美文,共青團吉林省委主辦的《青年月刊》雜志,更是為其開設了兩年的專欄“喬葉綠蔭下”。喬葉早期的散文清新雋永,富含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對生命和人生的意義,有著深沉的思辨和探索。風靡一時的《女友》雜志,還將喬葉和鄧皓、趙冬、洪燭等以散文創作為主的十位青年作家,推選為“全國十佳青春美文作家”,受到很多青年學子的推崇。
1993年2月,《中國青年報》副刊發表了鄉村教師喬葉的處女作《別同情我》,這給了喬葉很大鼓勵。《中國青年報》很快又推出了喬葉的《一個女孩的自知之明》《不做情人》《愁嫁》……這些文章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那時候知名的幾家青年雜志發行量巨大、傳播度很廣,在《青年月刊》和《遼寧青年》等雜志的連番轟炸中,喬葉這個妙手偶得的筆名,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文學青年熟知。2001年,已經出版了7本散文集的喬葉,經過河南省文聯考察后調入河南省文學院工作。在田中禾、孫蓀、李佩甫等文學前輩的幫助和鼓勵下,喬葉毅然決定暫時放下已經寫得順風順水的青春美文,開始轉型寫小說。2002年至2003年,喬葉寫出了平生第一部長篇小說《我是真的熱愛你》,很快被《中國作家》雜志發表,不久后出了單行本,還上了中國小說學會的年度排行榜。長篇小說特別考驗作家對世道人心的洞察,特別需要深入肌理地去了解社會規則、人情世態。時任河南省文學院副院長的李佩甫提醒她,“你連自行車都不會騎,怎么一下子去開汽車呢?對于一個作家來說,寫好長篇小說的前提是把中短篇小說寫好”,喬葉幡然醒悟,由此開始大量閱讀當代的中短篇小說。2004年3月,喬葉赴北京到魯迅文學院高研班就讀,進行了四個多月的專業學習。一扇嶄新的窗戶,徐徐向喬葉打開。
寫作的主場從散文轉移到小說之后,喬葉很快找到感覺。她充分發揮了自己善于寫故事的特長,再加上多年寫散文所磨礪出的細膩文筆,使得她的小說不僅生動好讀而且精巧雅致。喬葉的小說不刻意走先鋒或者文本創新的路子,而是用一種溫婉熨帖的語言,綿長的調性,平心靜氣去敘述、呈現生活的秘密。喬葉在豫北鄉下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歲月,從師范學校畢業后又當了數年鄉村教師,有比較豐富的鄉村生活經驗。因此她的小說總是散發出一抹濃郁的地氣,融合著對塵世煙火的倫理情懷,凝結成一種復雜的魅力,給人以深沉的溫暖和安慰。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曾這樣評價喬葉:“她是一個能不斷突破自我限制的作家,有著很強的文體意識,她能不斷地根據自己的成長需要,挖掘和調整自己的寫作資源,使得自己的創作呈現出五彩斑斕的局面。”
在魯迅文學院學習后,喬葉開始佳作頻出,人民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小說月報百花獎、十月文學獎等國內有影響的文學獎幾乎都有她的作品。2010年,廣受好評的中篇小說《最慢的是活著》,更是獲得了第五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她在這部作品中對鄉村女性生命進行了有力的書寫,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部作品都被視為喬葉鄉土題材創作的代表作。小說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后,喬葉并沒有像以前寫散文時獲得榮譽后那樣沾沾自喜,而是更加清醒地反省自己,不斷地增加閱讀量,開闊自己的眼界。她努力超越自我,于是有了直面現實的長篇小說《拆樓記》和深入剖析復雜人性的長篇小說《認罪書》。
2023年8月11日,備受關注的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隆重揭曉,喬葉的長篇小說《寶水》榮列五部獲獎作品之一,她也是五位獲獎作家中唯一的70后女作家。
迄今為止,鄉村生活只占了喬葉人生份額的三分之一,而且基本上濃縮在20歲之前。喬葉曾經極力逃避鄉土這個概念,總是試圖和故鄉保持距離。許多文學前輩都有自己的寫作根據地,莫言的高密東北鄉、賈平凹的商州鄉村、阿來的嘉絨藏區、遲子建的冰雪北國、劉震云的延津世界、畢飛宇的蘇北水鄉……作家生活過的故鄉,因為作家作品的影響力,化作了中國當代文學版圖里的動人風景。喬葉一直否定自己有隱秘的精神原鄉,她總覺得自己這代人漂泊性更強一些,寫作資源也相對零碎一些,當然也可能更多元一些。
有一天驀然回首,喬葉突然發現自己的小說創作有了兩個方向的回歸,一是越來越具有鄉土性,她開始下意識地一次又一次回望故鄉;二是越來越女性化,之前還不時出現男性敘事角度和中性敘事角度,如今幾乎全部變成了女性敘事角度。
七八年前,喬葉起意寫長篇小說《寶水》,完全是一個意外。2014年春天,喬葉偶然去農業部確定的全國“美麗鄉村”首批創建試點鄉村信陽郝堂村采風,發現這里的農民農忙時插秧播種,農閑時開飯店、經營民宿、兜售農副產品,他們的言談舉止和日常處事方式,和自己印象中的農民大有不同。“鄉村自有著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我們看它貌似頹廢了、破碎了、寂寥了,但其實鄉村的骨子里很強韌的某種東西還在。”喬葉受到很大震動,想以文學的方式寫出“美麗鄉村”的復雜性和多重性。有了想寫“美麗鄉村”的意念后,喬葉便開始了“跑村”和“泡村”的前期準備工作。不但江西、甘肅、貴州等地的村莊“跑”過,浙江蕭山、溫州等地富庶的村莊“跑”過,河南豫東、豫西的村莊也“跑”過,她領略到了因地制宜的多樣氣息。“泡村”則是比較專注地跟蹤兩三個村近年的變化,如豫南信陽的郝堂村、豫北太行山的大南坡村和一斗水村等。當時喬葉跟蹤的三個村子,其中有個村子里有一眼泉叫一斗水泉,那個村子就叫一斗水村,喬葉覺得這個名字特別有意思,后來就把小說里那個泉想象成元寶形,改作寶水泉,村子就叫寶水村。在體驗階段過后,她進行了知識補充、人物采訪和情感投入,克服了創作上的重重困難,一字一句慢慢寫起,點點滴滴涓涓匯聚,終成了這部獲獎作品《寶水》。
《寶水》以散澹的文字,書寫了豫北一個叫“寶水”的山村的四時風物與日常生活,小說以豐富而扎實的細節展現傳統風俗中悄然發生的山鄉巨變。隨著事件運行,一年四時節序也持續展開。四季自然交替,萬物生生不息,它們隱而不顯、含而不露地成為小說敘事的有機組成部分。小說以平實生動、富于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的語言,通過對鄉建專家、基層干部和普通村民等典型人物的塑造,為中國大地行進中的鄉村振興留下了一時一地的文學記錄。喬葉沒有著墨于大而無當的觀念,而是深入到生活的底部,去觀察鄉村社會的人和事,幾乎每一個細節,都寫得非常扎實、飽滿。喬葉筆下的鄉村,既不是甜美的田園牧歌,也不是荒廢頹敗的故土。她看到了鄉村現實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感受到鄉村涌動著的新鮮的希望。別有意味的是,喬葉為這部小說的主人公起名為“地青萍”,賦予其土地的底色。她懷著復雜的情感深度參與村莊的具體事務,見證著新時代背景下鄉村豐富而深刻的嬗變,其自身的失眠癥被鄉村逐漸治愈,終于有一天在寶水村落地生根。
在《寶水》這部作品中,喬葉改良并運用了大量的豫北方言,這或許是她致敬故鄉的另一種方式。小說中她給鄭州另起了一個名字叫象城,給豫北老家起了一個名字叫予城,而象和予合在一起,就是豫。據考證,遠古時期的河南一帶有很多大象活動,豫的本義是大的象,所謂象之大者。象城確實“像”城,但在河南這個農業大省糧食大省,如何借助農業現代化促進鄉村振興,如何借助旅游產業化建設旅游強省,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作家和時代,就像浪花和大海、莊稼和土地的關系。弱水三千,作家們各取一瓢飲。在時代的洪流中,作家們無論多么個性化的寫作,歸根結底還是這個時代的個人化寫作。
我們期待喬葉,寫出更具時代性的鴻篇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