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婆婆每年都給我們送芝麻葉。
夏天,婆婆親手打下來鮮嫩的芝麻葉,在開水中汆過,曬干,儲存起來,吃的時候抓上一把,下一碗芝麻葉面條,簡單但溫暖。
我腦海中經常浮現小時候奶奶做芝麻葉面條的場景。奶奶站在廚房的大鍋邊,把鍋蓋掀起,貼墻放在鍋臺邊,廚房里立刻彌漫了面條的香氣。奶奶往鍋里放粗大的鹽粒、泡好的芝麻葉,用勺子在鍋里推上一推,伸手從筷籠中抽出一根筷子,在香油瓶中蘸上一蘸,一滴清亮的香油無聲地落進鍋中。那混合著芝麻葉、芝麻油香味的面條挑逗著我的味蕾,站在鍋邊的我,“咕咚”一聲咽下了一口口水。芝麻葉面條的香味就這樣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芝麻在豫東屬于秋作物,收割過小麥才將種子撒到地里。在長夏多雨和高溫的作用下,芝麻生長得很快,能長一米多高,葉片肥厚,于夏末開出白色的花朵。開花時,由下往上,一邊生長,一邊開花,所以才有“芝麻開花節節高”的說法。花落之后,結出一串芝麻蒴。為了保證芝麻蒴的生長,人們會把芝麻葉打下來。
每年夏天,母親總會曬上許多芝麻葉,天冷的時候做芝麻葉面條。
冬天的早上,吃過飯,母親就會把芝麻葉拿出來泡到清水里。中午回到家,母親先和好面,放到一邊醒著,然后撈出泡好的芝麻葉,擠出水分,多切幾刀,放到碗中,加上精鹽、味精,倒入香油,拌上蔥花備用。把面搟好后下鍋,再放入腌好的芝麻葉,水開后關火,芝麻葉面條就做好了。大雪紛飛時吃上這么一碗芝麻葉面條,暖心又暖胃。
空閑的時候,我也會做上一碗芝麻葉面條。
我會買些肉末、黃豆芽,一把韭菜或小香蔥,也和母親一樣自己在家搟面條。把沒有經過晾曬直接儲存在冰箱里的芝麻葉,早早拿出來化凍,加鹽、香油、少許味精腌上。鍋里倒油,把肉末和黃豆芽先炒一炒盛出來,面條煮好,倒芝麻葉,再倒炒好的肉末和黃豆芽,關火之后,加入切碎的韭菜。聞著香味,愛人自己就到廚房盛飯了,直吃得滿頭大汗。真過癮!
芝麻葉不過是芝麻的副產品,小小的芝麻,才是逢年過節奶奶和母親拿來做零食的主要食材。
還記得小時候隨母親下地,芝麻棵已經很高了,失去了芝麻葉的芝麻稈孤零零地立著,周身長滿芝麻蒴。母親說:“快要殺芝麻了,芝麻蒴能嗑著吃了。”于是,我學著母親的樣子,把芝麻蒴送到嘴邊,兩只手一掰,十幾粒小小的芝麻就蹦到了嘴里,舌頭一卷,把芝麻送到上下磨牙之間,研磨間,清香的滋味在味蕾間跳動,非常好吃。
中秋節,農村孩子沒有月餅吃,每家都會支起鏊子,為孩子們烙上一摞粘滿芝麻的烙饃。焦香的烙饃嚼在嘴里咯嘣咯嘣的,真美味!
春節過油的時候,奶奶和母親會給家里的孩子炸上一小籃甜的、咸的麻葉。這個麻葉可不是芝麻稈上長的芝麻葉,這是在面粉里加上芝麻、香油、雞蛋,搟成面片,在油鍋里炸出來的,比烙饃更香。
剩下的芝麻,不管多少,都被送到油坊榨成香油,芝麻油特有的香味比其他植物油都香醇,是拌涼菜必不可少的調味品。③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