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
秋風秋雨秋意綿,秋花秋果秋味甜。
秋葉秋景秋怡然,秋思秋韻秋萬千。
秋在古人筆下是一首寫不完的詩、吟不完的歌。秋風、秋雨、秋水、秋葉、秋花、秋月等秋季的每一點、每一處都與文人墨客結下情緣。而有關秋天的詩句在我國唐朝詩人的筆下更是旖旎多姿、豐富多彩,或孤寂,或悲壯,或高亢,或蕭瑟,或幽美,引人無限遐思。
唐人筆下的秋,多是悲傷的,充滿憂愁的,給人以凄涼之美,有一種蕭瑟的意境。“一葉落知天下秋”,秋葉是唐詩中描寫蕭瑟秋景必不可少的一筆。落葉,作為與花兒相媲美的一種景物,讓常年在外漂泊的詩人心生感傷和思念之情。賈島的《憶江上吳處士》中有“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一句,看到秋風漸緊、落葉紛飛,想起了遠在長安分別多時的朋友,一種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蕭索的秋日,詩人李商隱坐在池塘邊,聽著雨點打在殘謝荷葉上的聲音,別有一種清冷寒瑟。
秋,在詩人心中多是感傷的。“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詩人杜甫看到玉露清冷,楓樹衰枯,巫山巫峽蕭瑟陰森,更是感到蒼涼悲壯,聯想自己人生暮年,知交零落,滿腔愁緒劈空而來,于是寫下了《秋興八首》。《秋興八首》寫于大歷元年(公元766年)詩人旅居夔州時期,國難家仇與秋的荒涼冷落交織在一起,頓感愁緒萬千,正是“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秋在詩人劉禹錫的筆下一改常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劉禹錫的《秋詞二首》把秋天的氣息和景色描寫得比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還要好,強調秋天并不是死氣沉沉的,云鶴振翅高舉、矯健凌厲,山明水凈,紅黃相間,不也是一幅美景嗎!這也表現了詩人作為中唐時期政治革新的一員、作為一位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是比較爽朗和倔強的,他并沒有因為失敗和不幸而消沉氣餒,在遭受挫折后仍然對生活充滿渴望,對理想不停地追求,仍能唱出昂揚的勵志之歌。
秋天在詩人的筆下是靈動的。“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水田園派詩人王維把初秋傍晚、空山雨霽、松間明月、石上清泉描寫得如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一般,真是詩中有畫、情景交融。“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詩人杜牧在《山行》中把深秋火紅的霜葉寫得比花還美,余暉晚照,楓葉流丹,層林盡染,一掃深秋的蕭瑟和凄涼。“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詩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中更是把秋天的殘陽、晚風、秋水、露珠、新月巧妙糅和,真是美不勝收。
秋是詩人心境的寫照。無論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還是“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無論是“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還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無論是“萬壑泉聲松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還是“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天涯靜寂寥”,這些借描繪自然風景而寄托詩人情感的詩句都在我國燦爛古典文化的星河里熠熠生輝。③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