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已至,天氣越來越冷,要格外警惕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很多人認為,只有老年人才會得心腦血管疾病,年輕人不會得。事實上,心腦血管疾病可在各個年齡段發病。近年來,年輕人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并且發病年齡也越來越小,整體呈年輕化趨勢。
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因素有很多,三餐不定、多坐少動、熬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
四大原因
1.秋季是從夏季到冬季的過渡性季節,人們常常感覺不到天氣的明顯變化,且秋季的天氣時常反復,寒而復暖、暖后又寒,使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防不勝防。
2.秋冬季天氣寒冷,血管收縮變細,容易引起心腦供血不足。
3.秋冬季天氣干燥,呼吸會消耗大量水分,加上日常補水不足,導致血液黏稠度過高,進而使血液流通不暢,可能導致血管堵塞。
4.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血管劇烈收縮,易使血管壁上附著的斑塊脫落。斑塊隨血液流到血管狹窄的地方,就容易形成血栓。
五類人群
一定要注意
1.中老年人。中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抵抗力普遍下降。若出現心慌氣短、四肢麻木、聽力和視力下降等不良反應,應警惕。
2.肥胖人群。肥胖的人除脂肪過多外,往往血液中的膽固醇還超標,這就為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因此,肥胖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應特別注意防范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3.過度飲食人群。吃得越多,攝入的熱量就越多。多余的熱量可能會轉化為脂肪,從而導致肥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4.嗜煙酗酒人群。吸煙、喝酒會對血液循環及內臟造成傷害,進而出現血流不暢、血管痙攣,最終極可能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5.壓力過大人群。壓力過大會影響到整個神經系統,導致精神緊張,從而影響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導致人體器官功能紊亂、失衡。如此一來,就極易造成動脈粥樣硬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的
四大預防措施
1.注意保暖。秋天中午氣溫相對偏高,晚上氣溫低,體感偏涼,這時應注意及時增添衣物。冷刺激容易引起血管的收縮,導致冠心病患者出現心絞痛。
2.多補充水分。秋冬季天氣干燥,身體里的水分流失較快,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血液就會變得更加黏稠,導致血流速度減慢,容易形成血栓。
3.適量運動。適當運動可以改善心血管的功能,讓身體的微循環和血液循環得到一定的改善。可以采取散步的運動方式,安全且簡單。
4.定期體檢。秋冬季,患者一定要隨時關注自己的血壓,查看脈搏的跳動有無異常,每天早晚測量血壓,并記錄血壓的異常變化。(據《醫藥衛生報》)
如何擺脫焦慮困擾
焦慮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困擾和痛苦。本文將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焦慮癥治療方法,以幫助大家更好地擺脫焦慮的困擾。
■ 心理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CBT):CBT是一種廣泛應用于焦慮癥治療的心理療法。它通過幫助患者認識到焦慮癥的不合理思維和行為模式,并通過改變這些模式來減輕焦慮癥狀。CBT還可以教授患者應對焦慮的技巧和策略,提高應對能力,這種治療方法通常包括認知重構、行為實驗和暴露療法等。
心理動力治療:心理動力治療通過探索患者的潛意識,幫助他們理解和解決內心的困擾。治療師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鼓勵患者表達內心的感受和情緒,通過分析和解釋患者的夢境、童年經歷等,幫助患者認識到焦慮癥的根源,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支持性心理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旨在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幫助患者勇敢面對焦慮癥帶來的困難和挑戰。治療師與患者建立合作關系,傾聽患者的煩惱和困擾,提供支持和指導。
■ 藥物治療
抗焦慮藥物:常用的抗焦慮藥物包括苯二氮卓類藥物(如阿普唑侖、勞拉西泮片等)和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帕羅西汀、氟西汀等),這些藥物可以通過調節大腦中的神經遞質,減輕焦慮癥狀。然而,抗焦慮藥物可能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如嗜睡、頭暈、便秘等,因此需要在醫生的指導和監督下使用。
抗抑郁藥物:一些抗抑郁藥物也可以用于治療焦慮癥,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和三環類抗抑郁藥物,這些藥物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緒和焦慮癥狀,但需要在醫生的指導和監督下使用。
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常用于治療心臟病和高血壓,但也可以用于減輕焦慮癥狀。這些藥物可以抑制心率和血壓的升高,從而減輕焦慮的生理反應,如心悸、出汗等。
■ 生活方式調整
健康飲食:合理的飲食可以幫助維持身體的平衡,減輕焦慮癥狀。建議多攝入富含維生素B、鎂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全谷物、堅果和魚類。
運動鍛煉: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以釋放壓力,調整心情,減輕焦慮癥狀。建議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跑步或游泳。
放松技巧:學習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漸進性肌肉松弛和冥想,可以幫助緩解焦慮癥狀,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據《大河健康報》)
藥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如何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患者會出現腹脹、惡心等癥狀。除了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外,藥物治療也是一種常用的方法。本文將介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方法。
為什么會發生功能性消化不良
1.胃腸道蠕動失調
胃腸道蠕動是消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會將食物推進到下一段消化道,進行進一步的消化和吸收。胃腸道蠕動失調時,食物在消化道中停滯時間過長,會導致消化不良。
2.胃酸分泌異常
胃液中的胃酸在消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幫助分解食物,殺滅細菌。如果胃酸分泌過多或過少,都會導致消化不良。胃酸分泌異常可能受遺傳、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3.壓力和情緒因素
壓力和情緒對消化功能有明顯的影響。長期壓力過大或過于焦慮,會導致胃腸道處于緊張狀態,進而影響胃腸道的正常運動和消化功能,引發消化不良。
常見的藥物治療方法
1.抗酸藥物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胃酸過多是常見的癥狀之一,會引起胃灼熱、胃痛等不適感。抗酸藥物主要通過抑制胃酸分泌來緩解這些癥狀。常見的抗酸藥物包括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和H2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這些藥物通常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以確保劑量和用藥時間的準確性。
2.胃動力藥物
胃動力藥物可調節胃腸道蠕動,從而緩解腹脹、胃部不適等癥狀。常見的胃動力藥物包括多潘立酮和甲氧氯普胺等。這些藥物可以加速胃腸道的蠕動,促進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
3.抗生素
有時,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與胃部細菌感染有關。這時,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抗生素來清除病菌,恢復胃腸道的正常狀態。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以免濫用。
藥物治療的效果
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和病情,醫生會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對于胃酸過多引起的癥狀,抗酸藥物能夠有效緩解胃痛、胃灼熱等不適感。胃動力藥物則可改善胃腸道蠕動異常引起的腹脹等癥狀。抗生素在胃部細菌感染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也有一定的療效。
然而,藥物治療并不適用于所有患者。一些患者可能對藥物治療不敏感,或者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此外,藥物治療只是緩解癥狀的臨時措施,不能根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要進行綜合治療,包括調整飲食結構、改變生活方式等,以獲得最佳效果。
綜上所述,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以確保安全有效。另外,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科學的生活方式也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管理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醫藥衛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