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喬小納
“爸爸,您長什么模樣呀?怎么連一張照片也不給女兒留下呀?要是有您的照片,我一定把它貼在日記本的第一頁,天天能看到您,天天陪您說話。親愛的媽媽,您再回憶一下我的爸爸,我想知道他的模樣……”
想知道父親模樣的女孩叫硝河,她的父親就是著名抗日英雄唐克威。
唐克威,原名徐德乾,1913年6月出生于湖北省棗陽縣羅崗鄉徐橋村,曾任北平學聯秘書長,率領學生參加“一二·九”運動。1938年12月,調任中共豫北地委宣傳部長。唐克威率領軍民多次粉碎日寇的掃蕩,鞏固并發展根據地,被譽為“開荒干部”。1943年1月,唐克威帶領100多名戰士,越過100多公里的敵占區來到水東抗日根據地,就任中共水東地委書記兼水東獨立團政委。
唐克威到水東工作的前一天,特意和妻子一起到寄養女兒的老鄉家,與女兒一起玩游戲、唱兒歌,像個小孩子一樣。臨別時,唐克威告訴妻子,等麥子返青時就派人來接她們。誰知這一去,竟是訣別……
1943年2月1日凌晨,唐克威率部來到太康縣龍曲鎮鄭寨村北部的杞縣常營村。8時許,日寇的汽車隊向常營村駛來,唐克威當即決定轉移。10時許,日寇一輛武裝偵察汽車首先抵達常營村西頭,戰斗很快打響。數百名日寇乘坐20多輛汽車,對唐克威率領的部隊進行包圍。當時,唐克威腳部舊傷未愈,行動不便,只得騎馬指揮戰斗。由于敵眾我寡,唐克威部隊難以組織有效抵抗,不久被打散。唐克威催馬南撤,敵人尾追不舍。12時許,唐克威騎馬撤至鄭寨村南邊的鐵底河北岸。他本想騎馬過河,擺脫日寇汽車隊的追擊,可過河時馬突然滑倒,唐克威不幸墜入河中。“捉活的,捉活的!”面對兇殘的敵人,唐克威一邊還擊、一邊銷毀文件。當剩下最后一顆子彈時,他選擇寧死不做俘虜,飲彈自盡!唐克威壯烈殉國,年僅30歲。而他唯一的女兒,當時剛剛2歲……
父親犧牲后,母親背著女兒硝河,不遠千里,一步一步走到延安。硝河被送進了延安中央保育院。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年齡的增長,硝河對父親的思念越來越深。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得到一張父親的照片。她打開母親的柜子,終于找到一些發黃的照片。她一張一張地辨認,希望能看到父親的照片,可母親的回答讓她很失望:“戰爭年代條件艱苦、風險巨大,你爸爸一張照片也沒留下。”
由于思念父親,硝河經常躲到沒人的地方偷偷哭泣,大聲訴說著自己的委屈:“爸爸、爸爸,您到底在哪里呀?您犧牲得那么早,女兒都不知道您的模樣,能到您的墓地看一眼也行呀……”
上世紀80年代,為了收集黨史資料,河南省杞縣黨史部門的同志幾經輾轉,終于找到了唐克威的愛人和女兒,同時還帶來了“唐克威犧牲后安葬在太康縣龍曲鎮鐵底河畔”的準確消息。
硝河多年的愿望實現了。1983年2月1日,大雪紛飛,恰逢唐克威犧牲40年紀念日。硝河來到父親的墓前,輕撫墓碑,長跪不起,埋藏在她心里幾十年的話終于說出來了:“爸爸,40年了,我終于見到您了……”
在太康縣龍曲鎮鄭寨村,硝河感受到了老區人民對父親的懷念與尊崇之情——唐克威犧牲后,每年清明節,當地政府和群眾都會去給他上墳、掃墓。每逢過年,鄉親們都把他的英靈“請”回家過年,且代代相傳。當地流傳一句順口溜:“誰英雄、誰好漢,與唐克威比比看,人家才是真英雄!”1987年,唐克威的遺骨從太康縣龍曲鎮鐵底河畔遷至杞縣水東烈士陵園。硝河與母親來到遷葬現場,親眼見證了老區人民以最隆重的禮節紀念心中的英雄。
1992年,曾與唐克威共同戰斗過的楊得志將軍專門撰文,懷念戰友。他寫道:“1943年1月,軍區任命唐克威同志為水東地委書記兼獨立團政委……誰知這一去,再也見不到這位堅定、無畏又樂觀的好同志了。他犧牲那天,風雪交加,漫天飛雪像是把人們的心攪碎了似的。我一閉上眼睛,唐克威的形象就出現在我的面前……”
非常想知道父親模樣的硝河,讓人比照自己的樣子給父親畫了幅肖像。她終于了卻了一樁心愿,可以天天看到父親了。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