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田亞楠 文/圖
春色恰如許,讀書正當時。趁著周末,上四年級的王子碩在媽媽的陪伴下,走進市圖書館。選定一本書后,王子碩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在周口,類似的閱讀場景還有很多,各學校教室里面書聲瑯瑯,遍布全市的流動圖書車廣受歡迎,眾多名家參與的公益講座人山人海……據市圖書館統計,過去一年,市圖書館接受社會捐贈及購買新書24000冊,服務讀者36.1萬人次,外借圖書31.8萬冊次。
從高樓座座到書香陣陣,是產業硬實力到文化軟環境的全方位展現,是現代化城市崛起的必經之路。如今,在三川大地,濃郁書香已溢滿全城。
讀書活動常相伴 盈盈書香沁心靈
“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著名作家張平老師,讓我印象深刻。”盡管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張平新書分享會已經過去一個月了,但每次看到有張平簽名的那本《換屆》,市民劉啟飛還是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張平老師勸誡我們要多讀書,并且給我們推薦了一些書,我感到非常受益。”
建設“書香周口”離不開優質內容的供給,有優質書籍和高質量活動,才能讓更多人愛上閱讀。“今年伏羲書展期間,我們在全市開展了53項讀書活動,包括親子讀書會、書香進校園、經典朗誦等,進一步豐富了本屆伏羲書展活動形式,賦能‘書香周口’建設。”市圖書館副館長勾雅娜說。
與名家面對面交流,是“書香周口”建設的日常一景。過去一年,包括王躍文、殷健靈在內的數十位名家先后做客周口,與讀者面對面交流。在此基礎上,周口每年舉辦讀書相關活動上百次,這些活動如同一顆巨大的磁石,讓越來越多的市民回歸閱讀。
如今,濃濃的閱讀氛圍感染著城市中的每一個人。依托愈發成熟的全民閱讀體系,2023年,我市圍繞春節等重大節日,組織開展系列文化活動,服務群眾5萬多人次;組織舉辦“世界讀書日”暨公共圖書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惠及群眾20萬人次;依托數字平臺,開展數字閱讀推廣活動,參與讀者19萬人次……諸多務實的舉措和接地氣的閱讀活動,使全市上下“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閱讀氛圍愈發濃厚,實現了全民閱讀推廣多維化、全覆蓋,真正讓書香飄進了千家萬戶。
“今年,我們謀劃開展親子閱讀、好書推薦、知識競賽、經典誦讀會、讀書分享會等各類主題活動,把市圖書館打造成市民和游客停留歇息的‘網紅’打卡地、文藝青年聚集地、書友讀者向往地,成為周口的精神文化糧倉。”市圖書館館長李佳說。
公共書屋全覆蓋 市民閱讀更方便
在城市的喧囂中,總有一個地方能讓你停下腳步,在書海里暢游。遍布周口的道德書屋便是這樣的地方。
“在公園設立道德書屋非常好,大家在娛樂之余,還可以坐下來看看書。”秦進語是一名閱讀愛好者,位于鐵路主題公園的道德書屋是他經常光顧的地方。
走進道德書屋,整齊的書架上擺放著琳瑯滿目的書籍,前來閱讀的市民絡繹不絕,他們或靜心閱讀,或精心挑選,享受著知識帶來的愉悅與滿足。室內設施完備,電子借閱機、桌子、凳子、空調、飲水機等一應俱全。
隨著我市公共文化服務不斷增強,全民閱讀的氛圍愈發濃厚。近年來,我市充分利用文化資源豐富等優勢,努力構建“書香周口”全民閱讀服務體系,根據人口分布和需求,統籌設置公共閱讀設施,構建以市圖書館為核心、道德書屋為分支、流動圖書車為輔助的公共閱讀服務空間布局,并依托數字平臺,精心打造網上閱讀陣地,真正實現全民閱讀觸手可及。
小書屋、大世界。我市在公共文化空間陸續設置朗讀亭、閱讀體驗區,扎實推進公共圖書館無障礙環境閱覽室建設,購置盲文書籍、電腦、讀書機等設備,保障特殊群體基本閱讀權益,實現閱讀全區域、全覆蓋。“我們還利用流動圖書車,開展送書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和進機關志愿服務活動。今年以來,市圖書館共開展送書活動17次。”市圖書館工作人員王衛華說。
農家書屋小陣地 群眾生活“加油站”
走進示范區搬口街道賈寨行政村的農家書屋,書架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各種類型的圖書,有1500余冊,從老人到小孩,都能在這里找到一本自己喜愛的書籍。
58歲的賈金國是這間書屋的常客,每天都會來這里讀書看報紙,一呆就是大半天。“翻閱自己喜歡的書籍,讓我的生活更加充實。”在他看來,農家書屋散發著濃濃的書香,傳播著知識與希望。
“放假時間是書屋最忙的時候,村里的孩子們大都選擇在書屋里看書,書屋里坐不下了,就拿著書在屋外讀,可熱鬧了。”賈寨村黨支部書記賈廣鋒說,書屋的存在讓孩子們有了好去處,增長了知識、拓寬了視野,簡直就是孩子們的“充電站”。
除了孩子們,不少村民也經常來書屋“取經”。“前些年在外地打工,這幾年回家搞養殖,沒事就來書屋學習養殖知識,對我有很大幫助。”村民賈顯發說,自己身邊有不少返鄉創業的朋友,經常到書屋查閱有關經營、政策之類的書籍和文件,學到了實用技術,掌握了致富信息,受益匪淺。
賈寨行政村濃厚的讀書氛圍,是我市“書香周口”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強力推進閱讀陣地提升工程,充分發揮農家書屋職能,廣泛動員廣大農民群眾參與,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不斷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一間農家書屋,就是一座精神糧倉。目前全市建成農家書屋近5000個,打通了村民閱讀“最后一公里”。隨著更多閱讀空間嵌入城市的各個角落,這些“家門口的書房”將吸引更多的人前去閱讀,把藏于書中的知識用于實際生活當中,讓書香更濃郁。②22